郭德勤在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5-12-05 字体: [大] [中] [小]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为实现残疾人小康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郭德勤

(2003年8月26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现在,我受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第三届主席团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残联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代表、服务、管理”职能,领导和团结全省残联组织、残疾人及其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全省残疾人事业跃上一个新台阶,在全国率先立法实施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率先推行残疾人远程教育,盲人率先实现参加自学考试愿望,率先基本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并开始向全面小康迈进,率先开展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评估指标研究,广州、汕头两市率先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残疾人工作全面打开局面,残疾人事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为率先基本同步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康复工作成效显著

各级政府加大经费投入,按人口覆盖总数的比例安排康复经费,并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补贴。全省建立225个康复、用品用具和假肢装配服务机构,初步形成服务网络,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成功举办中国残疾人康复论坛暨中国(广州)国际康复用品与技术展览会。实施“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长江新里程计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兴宁、阳春合作项目”和“南粤助残工程”等重点项目,五年来使26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同比增长一倍,其中15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0.4万名聋儿开口说话,1万名低视力患者走出朦胧世界,2万名肢残者、脑瘫儿童改善功能,7万名精神病患者重新融入社会。

(二)教育工作有新的进展

新建特教学校5所,全省特教学校达68所,在校盲、聋、智力残疾学生8018名,入学率达92%,随班就读学生31266名。省残联加入省招生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做好残疾考生录取工作,五年来,共有892名残疾考生进入中等、高等院校读书,录取率达90%。创办广东省培英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成功举办全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完成职业培训任务5.6万名,90%求职登记的残疾人都接受培训。

(三)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省人大通过并全面实施《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实现就业立法新突破。按比例就业纳入劳动年审范围并形成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尝试依托民营企业、龙头企业开展定向职业培训,集中扶持就业。据统计,全省441家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7435名,残疾人个体开业、集体从业9.4万名,分散在社会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就业残疾人22万名,就业率达80%。从事按摩工作的盲人近3000名,成为我省残疾人就业的一个亮点。

(四)扶贫解困工作步伐加快

省残联加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政府大扶贫计划。省政府拨出400多万元扶贫资金,并要求各市按1:0.5安排配套资金,基本解决了4万多名绝对贫困残疾人的温饱问题。从2002年起,每年省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安排20%用于困难地区的残疾人扶贫补助。落实康复扶贫贷款1500万元,开展小额信贷试点。建立5个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对残疾人进行种养技术、工艺技能培训,辐射带动贫困残疾人脱贫。

(五)维权工作不断加强

省残联机关设置组织联络与维权部,建立省法律援助处残疾人工作站。同时,推动各地依托司法部门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机构,初步形成网络。“残疾人维权示范岗”达56个。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1200件(宗),其中涉及权益保障的达400件(宗),占30%,通过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寻求帮助的近100件(宗),大部分都得到满意结果,维护了残疾人合法权益。

(六)文体生活日趋丰富

成功举办第四、第五届残疾人艺术调演,第三、第四届全省残疾人运动会,首届全省特奥运动会和首届全省残疾人书画摄影艺术大赛。成功承办“爱心托起我的梦”广东省大型公益巡演活动,举办“爱心呼唤”广东省巡回演出活动,充分展示特殊艺术魅力,直接和间接观众达1000万人。186名残疾人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性比赛,在国际和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共获金牌75枚、银牌65枚、铜牌49枚。有一批艺术精品在全国获奖。

(七)社会环境明显优化

我们积极营造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一是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新残疾人观。二是大力推动志愿者助残活动的开展,全省在册助残志愿者已超过3万名。三是大力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并取得成效。盲道、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已逐步普及。四是大力开展社区残疾人工作。省残联加入省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我省社区残疾人工作全国示范区试点工作的指导。社区环境普遍得到改善,残疾人问题基本化解在社区,实现“残有所养”、“残有所医”、“残有所乐”、“残有所助”。

(八)残疾人自身素质普遍提高

广大残疾人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通过各种形式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他们中涌现出一大批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先进人物,有“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专家”、“杰出青年”、“先进工作者”、“民营企业家”,成为人们学习的典范。36名残疾人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残疾人康复中心职工、残疾人欧阳小佩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九)残联自身建设不断完善

各级残联在改革中发展并得到不断增强。机构改革后,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基层残联建设得到加强。省编委发文加强乡镇(街道)残联建设,乡镇(街道)工作职责实现“三有”:有残疾人工作内容、有残联牌子、有人管。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省15个地级以上市和66个县(市、区)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地级市和30个县(市、区)在建或筹建。省残疾人教育康复基地建设进展顺利,首期改建工程已完成,省政府计划今明两年再投入4000万元,实施二期工程建设。

(十)开拓性工作令人瞩目

省残联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广东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评估指标”课题研究,得到中国残联邓朴方主席、省政府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沿海省市残联组织的广泛好评。广州、汕头两市经中国残联批准开展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将于今年底迎接中国残联的检查验收。组织实施“南粤助残工程”,广泛动员社会,筹集资金2500多万元,使1万多名贫困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创立了全球影响最大的慈善团体的国内分设机构——中国广东狮子会和中国深圳狮子会,我兼任广东狮子会的创会会长,先后受到了江泽民、朱基、钱其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际狮子会会长的亲切接见,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残疾人事业、对扶残济困工作的重视和关怀。

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所有这些成绩,都包含着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包含着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包含着广大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奋斗,也融入了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和心血。在这里,我代表省残联向一直以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向投身残疾人事业并为之付出辛勤劳动的全省残疾人及其亲属和残疾人工作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谢意!

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和体会,概括起来有五条:

第一、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积极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艰巨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残疾人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残联主力、残疾人主体”的工作机制。过去五年,我们就是始终以建立、健全这一工作机制,打开事业发展新局面。我们抓住朴方同志视察广东的契机,争取各级领导重视,较好地解决了制约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朴方同志讲过,残疾人事业是“人心工程”,个别地方党政领导对残疾人工作不重视,“不是不人道,而是不知道”。过去五年,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对残疾人事业认识不到位,是影响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舆论环境,把握各种宣传的有利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第三、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过去五年,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依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更需要依靠社会化工作手段,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动事业发展。我们坚决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坚持“走出去”,有效开展康复、职业教育、扶贫解困等工作,成功实施“南粤助残工程”,广泛深入开展“全国助残日”、“青年志愿者助残”、“手拉手红领巾助残”等活动。实践证明,正是我们始终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发挥“亦官亦民”的优势,才使各项工作打开局面,残疾人事业实现全面快速发展。

第四、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努力增强残联组织的代表性,始终把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作为落脚点,使工作更加贴近残疾人。朴方同志说:坚持维护残疾人利益是对残联的本质要求。脱离了残疾人,残联没有存在的理由。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从解决残疾人第一需求出发,狠抓康复工作;从改善残疾人生活出发,大力推动残疾人就业和扶贫解困工作;从提高残疾人素质和参与社会竞争能力出发,狠抓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从营造“平等参与共享”环境出发,致力于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展开强大的宣传攻势。所有这些,都使残疾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第五、发展残疾人事业,必须建设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开拓进取、高效务实、人道廉洁、能担当重任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过去五年,我们深深体会到,干部队伍建设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组织保障。我们遵循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原则,着力于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掌握社会化工作方法,具有“团结、实干、开拓、高效”工作作风和一专多能才干,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干部队伍。正是依靠这支队伍,克服重重困难,我们才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在为所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看到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残疾人事业明显滞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力度不够,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工作条件还很薄弱,工作手段还有待改进;残联组织机制不够完善,基层工作缺乏活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今后五年的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机遇期,各项工作将进入新一轮更快的发展时期。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掀起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将更加关心和重视残疾人工作,为发展残疾人事业、实现残疾人小康目标提供极为有利的条件。

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来看,省第九次党代会为我省描绘了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省委九届二次会议和省委九届三次会议,分别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一步作了部署。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广东时,要求广东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继续当好排头兵,走在全国的前面。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省的全面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预见,今后五年,我省经济和社会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这必将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必须看到,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还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残疾人仍然期盼着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课题研究报告显示,我省残疾人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多项指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三分之一,约120万。许多残疾人生活非常困难,长期处于贫困之中,痛苦之中,无助之中。因为贫困,他们失去了康复、教育、就业机会,特别是聋儿、脑瘫儿童,丧失了语言、功能训练的最佳时机,永远不能走出无声世界,永远不能摆脱痉挛的困扰。许多肢体残疾人盼望着装上假肢,再造完美身躯。许多残疾人期盼着走进知识殿堂,接受教育和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自食其力。因此,进一步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带领他们共同奔赴小康,我们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还有许多实际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和解决。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果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不是真正的小康。所以,残疾人事业决不能拖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在残疾人事业既有一定的发展水平,又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带领全省残疾人奔小康,率先基本同步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必然要求残疾人事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当前,在全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全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势头良好,各省市区之间呈现出你追我赶,争创一流的发展态势。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必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既要明确我们所肩负的重大使命,增强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国的前面。基于上述考虑,今后五年的基本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要求,认真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及广东省实施办法,充分发挥“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坚持社会化工作方式,将各项工作纳入大局,全面完成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规定的各项任务,制定落实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实现残疾人事业跨越式发展,为全省率先基本同步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省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残疾人事业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残疾人生活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其他地区残疾人生活稳定,逐步达到小康;2005年之前,全省学龄前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其他地区城镇90%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农村70%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以上,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青年在学人数的比例达10%以上;残疾人就业率达85%以上,社会保障覆盖率达80%;实现残奥会金牌零的突破,社会环境更加文明进步。今后五年的斗目标,勾画出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宏伟蓝图,为实现这个奋斗目标,使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我们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努力开创我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认真履行三个职能,切实维护残疾人利益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残联是“亦官亦民”性质的综合性事业团体,具有“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肩负着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的重大任务。全省各级残联能否认真履行好三个职能,是全省270多万残疾人能否与全省人民一道共同奔赴小康,率先基本同步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关键,必须引起各级残联的高度重视。坚持维护残疾人利益是对残联的本质要求,各级残联应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在政治、思想、人员结构、组织安排、作风建设等方面体现残疾人利益的代表,不断增强残联的代表职能;通过发展壮大残联事业单位,建立各种服务队伍,增加经费投入,整合社会资源,确保政策支持到位,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断增强残联的服务能力;通过加强残联机关建设和体制创新,实施人才战略,加快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和社会化进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强化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残联的管理水平。只要我们履行好三个职能,切实维护好残疾人利益,始终保持同残疾人群众的血肉联系,残联这个组织就能永葆青春活力,实现三个更加活跃,即:“残疾人在残联更加活跃,残联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联在社会上更加活跃”。

(二)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发展残疾人事业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法治环境不断完善,为各项事业纳入法制轨道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依法治理的方略,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与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将残疾人事业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发展,依法管理,不断提高法制化水平。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及广东省实施办法,并依据这两个基本法律,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对现有法律、法规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积极配合人大开展执法专项检查,广泛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等服务,切实将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纳入全民普法宣传教育规划,向社会和广大残疾人深入进行法制宣传,进一步扩大在基层设立残疾人维权示范岗的范围,积极争取省人大、省政府制定出台《广东省残疾儿童义务康复办法》、《广东省残疾人优惠扶助规定》和《广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规定》等法律法规,并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落实县、乡、村扶助残疾人的规定。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

残疾人事业是跨部门、多领域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对残疾人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级残联要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充分调动各成员单位和会员的积极性,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要积极配合宣传文化、新闻出版等单位做好残疾人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以及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等宣传报道工作,要围绕残联的重点业务和中心工作,精心策划宣传方案,做好集中宣传,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残联的社会地位,树立残联新形象,扩大残联的影响力。要善于抓住热点、难点问题,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组织系列追踪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突破难点做好舆论铺垫。要积极探索新的宣传形式,有组织有计划策划大型活动,构建新的宣传载体,开辟新的宣传渠道,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办残疾人专题节目或专题栏目。推进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发展信息和交流无障碍,积极协调民航、铁路、交通等部门制定实施无障碍行业规范,促进电视新闻、电影、电视剧逐步加配字幕,在重大文化活动中,逐步配备手语解说主持人,推动服务行业人员学习、掌握基本手语,体现现代文明新风貌。

(四)全面推进康复工作,努力满足残疾人第一需要

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的第一需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残联要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精神,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全面推进康复工作,满足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各地要按照粤残联〔2002〕98号文件精神,将残疾人康复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残疾人康复的需要,以人口覆盖面为核定投入基数,安排落实康复经费,并随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残疾人康复需求的增加而逐年递增。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本部门的业务范围,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逐步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形成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各级残联要加强康复机构建设,做好康复需求调查,配合做好学龄前残疾儿童义务康复立法准备工作。并通过实施重点项目,特别是要开展好白内障复明、聋儿康复、脑瘫儿童康复、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假肢矫形器装配和精神病防治康复等项目,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把康复服务引入家庭,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康复需求,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

(五)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和就业工作,全面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

270多万残疾人的小康建设是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培训是就业的基础,残疾人能否与全省人民一道共同奔赴小康,关键在教育培训和就业工作。各级残联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贯彻全国第三次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将残疾人教育列入工作议事日程等工作,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随班就读,加大残疾人职业培训力度,加快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步伐,在省残疾人培英中专学校的基础上,筹建广东省残疾人职业技术学院。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发展残疾人远程教育,依托普通高校合作开办1—2所本科二级学院,全面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残疾人就业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城镇残疾人就业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进一步落实《广东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积极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切实加强对盲人按摩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逐步扩大残疾人就业覆盖面,稳步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在城镇,我们要积极探索民营企业集中培训、集中安排、集中管理的新路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推广依托大中型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的做法,努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在农村,我们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在全省建立15个残疾人扶贫培训基地,辐射邻近农村贫困残疾人,带动他们通过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要切实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实行、推广贫困残疾人专项补助制度,帮助解决特困残疾人住房问题,探索和建立残疾人医疗保险制度。

(六)推动文化体育工作,丰富残疾人的精神生活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素质的不断提高,我省残疾人参与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参与社会的范围不断扩大,追求文化体育等精神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各级残联要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满足残疾人的精神需求。要积极争取文化体育部门的支持,将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纳入建设文化大省的规划之中,省残联争取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广东省残疾人文化体育发展纲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力争取得更好成绩。各类公共文化活动要鼓励、吸纳残疾人参加,广泛开展残疾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和竞技体育,实施精品和金牌战略,不断提高艺术和运动水平。要充分发挥残疾人特殊艺术委员会和体育协会的作用,筹备组建广东省残疾人奥林匹克管理中心和广东省残疾人文化艺术管理中心两个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全省残疾人文体人才普查工作,建立残疾人文体人才库。加强文体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全省优秀残疾人演员、运动员分级选拔、培训和奖励制度,经常性排练、训练制度以及注册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全省残疾人特殊艺术编导、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分级员注册登记制度。每年举办一次全省性文艺单项比赛和体育单项锦标赛,推动一流精品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七)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适应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

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各项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残疾人事业也不例外。近年来,各级残联与国际残疾人组织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们要关注了解国际残疾人运动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广东狮子会这个国际性组织的优势,与世界各国残疾人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和良好的沟通,寻求合作机会,形成合作伙伴,促进共同发展。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加快,大珠三角经济区逐步形成。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积极发起筹建粤港澳残疾人联谊会,开展区域国际性残疾人交流活动,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合作和发展。要积极参与中南五省区残联联谊活动,保持经常性沟通,交流工作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切实搞好与广西自治区残联建立的对口协作关系,支援广西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对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顺德残联与广西自治区6个地级市残联对口协作关系的协调和指导,力争两广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要定期组织残联干部到残疾人工作比较先进的省市区学习考察,吸收好的做法和经验,改善和创新工作手段,加快发展步伐。

(八)加强和改善残联组织建设,创建“残疾人之家”

各级残联是发展和管理残疾人事业的核心力量,能否肩负起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残联组织建设,创建“残疾人之家”。广大残疾人生活在基层,生活在社区,基层残联和社区残疾人组织是联系残疾人的纽带和桥梁,直接承担着为残疾人服务的重任。因此,加强和改善残联组织建设,必须以基层为重点,以社区为依托,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健全运行机制,建立各种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国务院残工委《关于加强基层残联建设的决定》和省政府残工委《关于加强我省基层残联建设的意见》以及民政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切实加强基层残联建设,进一步做好基层和社区残疾人工作。各级残联要以换届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及机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牢固树立以残疾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思想,不断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使各级残联成为名副其实的残疾人之家。

残疾人的特殊性、构成的复杂性、分布的普遍性、需求的多样性、参与社会的全面性、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决定了残疾人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综合性,客观要求残联干部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渊博的业务知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因此,进一步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要按照中央的精神,积极主动配合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加强对下一级残联领导班子的协管工作,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干部的培养、选拔和配备工作。要加大对残联干部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干部培训制度,对本系统的干部有计划地进行在岗培训,今明两年要对县以上的残联理事长轮训一次,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要采取岗位轮换、挂职锻炼、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促使残联干部在本系统内合理流动,使每个岗位经常有新面孔出现,使年轻干部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机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是残联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紧密结合全省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切实加强残联机关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要在全省残联系统内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恪守人道廉洁的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两个务必”的思想观念,牢记宗旨,时刻把残疾人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做到权为残疾人所用,情为残疾人所系,利为残疾人所谋。评判我们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就是残疾人满不满意,拥不拥护,高不高兴,答不答应。只有让残疾人满意、拥护、高兴、答应,我们的工作才是合格的。要严防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滋生蔓延,绝不允许打着为残疾人服务的旗号,扛着残联这块牌子,为个人和小团体谋私利,损害残疾人的利益,伤害残疾人的感情。

同志们,我们肩负着发展残疾人事业,带领全省270多万残疾人共同奔赴小康的历史使命,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率先实现残疾人小康目标,基本同步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