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运会·人物】特殊一幕:一支队伍“承包”田径场,4位盲人姑娘和自己比赛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9-08-29 字体: [大] [中] [小]

  一支队伍“承包”整个田径场,运动员自己和自己较劲。这一幕发生在8月26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首日上午的田径女子4x100米T11-13级决赛现场。4名视力障碍选手戴上眼罩,在彼此密切配合及引跑员的指引下,最终跑出了47秒95的成绩,获得该赛项的金牌。

  据了解,这支队伍由来自粤、桂、赣三省的队员组成,其中,周国华、梁燕芬来自广东,她们共同为广东代表团斩获了主赛期的第3金。

  盲人接力难度更大,交接棒易发生意外

  为何是一支队伍的比赛?

  据广东省教练员胡正观介绍,此前该赛项都有其他队伍参赛,而今年只有一支队伍报名参与。组委会在保证高水平运动员也有参赛机会的同时,也参照里约残奥会铜牌成绩设置了达标标准——49秒49。

  “达到这个标准,就是获得了认可,如果没达到,那就只能是一场表演赛,运动员无缘此次残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胡正观说。

  图为选手们登上领奖台

  为此,他们在训练过程中也有所准备。胡正观表示,以前训练会安排陪练,并且对接力中的干扰因素,也进行了模拟。而面对只有一支队伍的情况,只能专门针对接力进行反复练习。

  实际上,相比健全人接力,盲人接力的难度要大得多。胡正观介绍,盲人接力除选手自身之外,还需有引导员指引。也就是说,赛场上共有8名运动员,需占用两条跑道。而每次交接棒的过程,都要由交接方的4个人同时配合完成。

  “因为看不见,盲人运动员完全没有预判,在交接棒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推搡、碰撞、踩踏等意外事故。他们必须要听从引跑员的语言或肢体语言引导,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完成交接。”胡正观说。

  广东小将超常发挥,教练呼吁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

  “砰——”随着裁判一声枪响,比赛正式开始。整个过程,胡正观的视线在运动员和秒表之间来回切换。

  最终,4位姑娘跑出了47秒95的成绩,远超达标标准,并且距离她们保持的47秒18的世界纪录,也仅有0.77秒的差距。

  两届残奥会金牌得主、获评今年“全国自强模范”的周国华,对此次成绩较满意。“跑进48秒已经是我们组的最好成绩了。因为我们组有新队员,是刚配合,所以之前成绩不算很稳定。这次比赛靠大家齐心协力才可以。”她说。

  而今年才19岁的小将梁燕芬,也发挥得很不错。“今天跑起来很顺,比平时水平还要高。可能因为比赛兴奋吧,我每次比赛都很兴奋,会很开心地去比。”她说。在队伍里,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不点”。比赛结束后,连教练胡正观也止不住地夸赞“小不点今天跑得相当漂亮。”

  胡正观还向羊城派记者表示,对于只有一支队伍参赛,他感到很遗憾。希望更多残疾人朋友,能够享受残疾人体育的快乐。“有更大的平台,对他们自己身体、心理的康复都有帮助,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残疾人体育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他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