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壮大村集体收入?信宜水口镇300亩肉姜带来希望

信息来源:新快报 时间:2022-02-14 字体: [大] [中] [小]

  在茂名信宜市水口镇到永村百亩肉姜种植基地,种下去两个多月的反季节大肉姜冒出了嫩芽,长势良好。在到永村的带动下,其他多个村也陆续种上了约200亩大肉姜。别看这小小的肉姜,它承载着水口镇破解村集体收入偏少难题的重任,也倾注了来自全省多所高等院校专家的心血……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而推动产业振兴的关键又是人才。水口镇以及驻镇帮扶工作队紧紧抓住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两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村集体产业、建好人才驿站,深层次地破解乡镇发展难题,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水口镇多个村的负责人到到永村观摩大肉姜种植

  发展见效产业 破解村集体收入偏少难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水口镇在农业和工业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础。水口镇党政综合办主任谢钦表示,在农业方面,水口镇已全面组织实施了砂糖桔、沃柑、蜜柚、花卉“四个千亩”种植计划。其中“旺妃”砂糖桔已经出口并有比较好的产值、“红中红”蜜柚入选了2021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工业方面也有很多优势产业。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全镇20个行政村中超过一半的村集体收入还没有达到每年10万元以上的标准。如何破解这个发展难题?突破口在水口镇的到永村打开。

  “我们种植反季节大肉姜不用大棚,成本低、见效快,还能保底收购,是我们因地制宜探索破解村集体收入偏少的一条新路子。”驻水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派驻到永村第一书记叶小蛟告诉记者,选择这个产业是村集体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有很充足的信心。

  原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对当地产业进行了调查摸底,并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到水口镇进行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的调查。经过调研,专家们一致认为水口镇到永村适合种植反季节大肉姜等蔬菜。有了专家的护航,到永村引进了一家有丰富大肉姜种植经验的公司,于去年9月份起率先建立100亩肉姜种植示范基地,探索“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兜底包销的模式进行生产。

  叶小蛟说,到永村的大肉姜已经种下去两个多月,长势很好,根据生产周期,今年五六月就可以收成,预计每亩能带来5000元左右的利润,这对壮大村集体收入将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积极引进50亩澳大利亚坚果,有望于三年后有收成,五年后丰收,稳定村集体收入。

  到永村的发展模式得到了水口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其他各村的负责人也纷纷到到永村“取经”,目前,已有其他四个行政村跟着种植了约200亩的大肉姜。谢钦透露,镇里正指导其他各村根据自身条件合作种植,这个产业发展起来后,有望使全镇所有行政村集体收入达到每年超10万元的目标。

  重视人才振兴 用专业意见指导产业发展

  大肉姜的种植离不开多所高等院校专家的指导。水口镇一直很重视人才振兴。谢钦透露,目前全镇已经建立起青年人才驿站和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青年人才驿站在2020年期间开始运行,由水口镇党委下属的青年人才党支部运作,负责对各行业的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包括农业技术人才库、青年讲师人才库、创业乡贤人才库等,直接对接村级的产业。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在去年11月开始运行,对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对外邀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等成立专家库。

  两个人才驿站对接的专家库对乡村振兴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谢钦举例说,早在2017年,就有企业在水口镇投资种植50多亩红美人柑橘,但因为技术所限,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镇里的青年人才驿站提供果苗的技术、管理指导后,今年迎来了大丰收,柑橘还没长完果就被订购一空了。前段时间,专家团队还走遍了全镇20个村,对每条村的发展提出了专业意见,协助制订好了水口镇的五年发展计划。

到永村大学生参加乡村振兴座谈会

  为了发挥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29日,叶小蛟和水口镇相关负责人还邀请了到永村的二十多位大学生进行座谈,大学生们就春节假期回乡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进行意见发表,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经验,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利用土地资源发展产业、运用新科技力量推动产业壮大等方面,积极出点子谋建设进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