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9-03-30 字体: [大] [中] [小]

80年代对于中国大陆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特别具有意义。许多对这个事业的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奠基性的事情完成在这个年代。总结这个年代的基本经验,提高自觉性,对于促使残疾人事业沿着中国特色的道路前进,有重要价值。

80年代是我们国家继往开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第一个10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推行,国民经济由复苏逐步走向振兴,工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城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开始起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向前推进。萌动于这个大环境中的残疾人事业,在国家重视、政策保护和各方支持下,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的契机,在继承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几项对事业发展进程有重大、长远影响的"工程"。

第一,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出发,设计、组建了半官半民的兼具代表、服务、管理功能的残疾人联合会。中国大陆50年代曾经有过盲人福利会、聋人福利会----60年代合并为盲听障协会。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盲听障协会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代表面窄。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与改革同兴,具有时代意识,但基层组织有限。这就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出现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新时期社会结构、改革及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向相适应,是新时期社会文明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越是走向文明、开放,越是对残疾人事业表现出热情和关注,将残疾人的事情综合管起来。中国的演进中的社会结构、经济体制,在客观上需要一个代表各类残疾人共同利益的、全国统一的、半官半民的社会组织,协助政府进行这种综合管理。这就是经政府批准的、具有三种功能的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80年代后期出现的必然性。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残联)从设计到出台,是认识、适应新时期国情的过程。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越是出台一个适应新时期国情的残疾人组织,越便于这个事业在社会立足。残联成立后,残疾人事业列入了国家整体规划,国务院开始有一名国务委员主管残疾人工作,大部分省、市、自治区成立了由省、市、自治区领导人担任组长的残疾人事业领导小组(国务院成立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后,各省、市、自治区以至地、市、县均成立地方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领导小组便宣告结束)。平等参与的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从此得到进一步确认和落实,中国残联以促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使残疾人与健全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中一道前进为宗旨,一足立于政府,一足立于社会,对事业实行社会化管理。这是它有别于一般政府机构,也有别于一般群体团体的地方,也是它的活力所在。中国残联成立两年多来,残联地方组织普遍建立、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事实,证明了这种性质与功能的残联存在的合理性,表明了它日益显示的生命力。

第二,完成了大陆残疾人抽样调查,为这个特殊困难群体提供了比较系统的、量化的说明,为制定方针政策、改善这个群体的状况提供了依据。准备于80年代后期的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在424个不同情况的市县(乡)取样,共调查36万户、157万人(样本量)。以样本推算,我国有视力残疾人、听力语言残疾人、智力残疾人、肢体残疾人、精神病残疾人及多重残疾人5164万,占总人口4.9%,有残疾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1810%。计有听力语言残疾人1770万,智力残疾人1017万,视力残疾人755万,肢体残疾人755万,精神病残疾人194万,多重残疾人673万。通过调查也掌握了各类残疾人劳动就业、接受教育、生活来源、家庭婚姻等情况。事实上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意义超越了取得一系列基本数据本身。这是中国历史第一次。它表明中国政府把残疾人事业抓上去的决心,是有序地推进这项事业的开端。它用无可争辩的事实告诉人们,由50年代起步阶段到80年代打基础阶段的中国残疾人事业,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改变这项事业的滞后局面是全社会的责任。

第三,1988年8月,依据抽样调查资料,经过几个月对策研究及与各有关部委协商协调,中国残联向国务院呈报了《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1992)》。国务院审议批准了这个纲要。《纲要》扼要叙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背景、现状、意义,从国情出发,明确提出了残疾人事业的宗旨、近远期目标、方针政策及工作原则,规定了5年内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体育、社会环境、生活福利等方面的任务,详细规定了完成任务的步骤、措施。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有史以来第一个"蓝皮书"。公布后社会各方深受震动,提高了认识和关注程度,提高了贯彻执行的主动性、积极性。多数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此进行了专门研究,制定了地方贯彻实施细则,认真贯彻执行。

在我国进入新时期第一个10年的后期出现这个《纲要》,不是偶然的。这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推动下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中国残联寻求契机、发挥三个功能的成果。《纲要》出台的意义也不限于它规定的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的任务本身。它的进一步意义在于,它显示了我国社会制度与社会公平、与人道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显示了我国深厚的扶老助残的优良文化传统。它为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怎样在综合规划这项事业方面成为政府的助手,怎样在动员社会关注这项事业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提供了一种成功的方法和模式。这对今天和明天的残疾人工作者都具有意义。

第四,在总结历史经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当代国际社会先进的思想资料,形成了我国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新观念,建构了关于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的理论框架。这种新观念不是把残疾人看成怜悯的对象,而是看成和健全人一样具有公民权利和在一定补偿条件下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努力提供这个补偿条件,使残疾人在事实上享有公民的权利,成为两个文明的建设者,是国家与社会的责任。这种新观念不是单纯地把残疾人事业看成一项一项具体的业务工作,而是看成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人道主义的标志。这就有助于认识这项事业的性质,在工作过程中奉献爱心,坚定工作信心。这种新观念,不是把残疾人事业看成收容救济事业,而是看成促使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回归社会主流、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事业。不是按照外国模式塑造中国残疾人事业,而是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

当这一系列关于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新观念,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台、电台传达给社会的时候,日积月累,社会对它逐渐认同,产生巨大反响。如果说1949年全国解放是残疾人事业第一次质的飞跃的话,那么,新观念的推行和逐渐被认同,逐渐在社会生活中显示意义和作用,就是这项事业的第二次质的飞跃。这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80年代的贡献在于,较为系统地提出并结合事业向社会弘扬了这种新观念。它从实践中来,反过来为残疾人事业的实践服务。它与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正在转化为一种新的文明,一种社会风尚,既充实又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看到,80年代在完成这些对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工程"的时候,事业向前推进了。这是一致的。完成这些"工程"本身不是目的,推进事业,使5000多万残疾人的状况得到改善,进而逐步地、有先有后地最终在整体上实现平等参与共享,才是目的。

第一,残疾人劳动就业向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演进,就业人数显著增加。这是80年代出现的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新形势。以安置残疾人为主的福利工厂在各级民政部门主持和国家优惠政策鼓励下,由1979年的1022家,增至1989年的42611家,其中10%为各级民政工业公司所属,45%为大厂矿所属,45%为街道、乡镇所属。残疾人在这里就业的人数,1979年至1984年每年以2万人的速度递增,1985年至1988年每年以10万人的速度递增,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6.7万人。如今在福利工厂就业的残疾人达71.9万人,比1979年增长14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单一由福利工厂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做法正在改变。分散在一般企业事业单位就业的残疾人已达百余万人,个体开业的残疾人达数万人。目前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51%,北京、上海、天津、沈阳等大城市残疾人就业率达90%。农村残疾人参加种植、养殖业和其他家庭副业的达60%。整个80年代残疾人劳动就业,一改过去萎缩不前状态,呈现全方位推进局面。残疾人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过程,是认识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也是认识社会、创造社会的过程。广大残疾人在这个过程中,由俯仰由人的心态中解放出来,渴求知识、渴求理解,积极参与、努力奉献,正在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这是80年代残疾人劳动就业新形势的深刻意义所在。

第二,开始形成残疾人教育的新格局,入学率和在职培训率明显提高。残疾人教育发展缓慢是残疾人事业中的尖锐问题。1987年以前盲聋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不足6%,残疾人中的文盲半文盲占残疾人总数664%。80年代后期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经过中国残联配合召开特教会议,颁布《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对残疾人教育的领导,缓解了这种落后状况,到1989年底,特教学校由289所发展到将近700所,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发展到811个,在校生由32281人增加到63974人。民政部门所属900多所社会福利院,95%以上建立了残疾儿童特教班,城市社区内集体或个人办的残疾儿童特教班从无到有,发展到4000多个。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在普通学校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人教育新格局正在形成。各省、市、自治区积极筹建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高等院校向残疾青年敞开大门,特教师范专业着手兴建。长春大学和滨州医学院开设了特教部,专门录取残疾考生。残疾人教育进入80年代后期如同残疾人就业一样呈现活跃局面。教育说明明天。残疾人教育蓬勃发展预示着广大残疾人在参与社会生活、积极奉献才智方面,将有新的突破。

第三,康复事业突出重点逐步开展。康复事业是改善功能、发掘能力、改变命运的事业,对残疾人具有重要意义。从大陆的实际情况出发,这项新兴事业80年代朝着两个方面发展。一个是针对白内障致盲(全国490万)、儿麻患者(全国124万)增多及116万14岁以下聋儿急待进行语言训练的状况,开展了白内障摘除、儿麻矫治、聋儿语言训练工作。三项康复五年内计划分别完成50万、30万、3万人或人次。两年来完成五年任务的46%、22%、15%。三项康复总有效率在95%以上。中国残联还派出12批医疗队,赴偏远山区现场治疗,为残疾人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康复工作,受到广泛称赞。另一个是,随着社区服务的推行,在大中城市进行了社区康复试点。北京、上海、济南、沈阳、武汉、西安、长春、常州、无锡、佳木斯等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市、区、街道三个层次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网络。北京市97个街道55个实现了残疾人康复网络化,已建残疾人康复站30个,精神病工疗站31个,残疾儿童寄托所44个,残疾人、老人婚姻介绍所50个。许多街道建立了智力残疾儿童学前班、聋儿语训班、残疾人文化活动站、残疾人之家,就地就近为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和生活服务。这些社区康复、社区文化活动,以居委会为依托,以福利工厂为经济支柱,以所在地段康复机构、文化机构为指导中心,表现了充沛的活力。多层次的社区服务、社区康复,与大陆的政权结构、社会结构和蕴于民间的扶老助残传统相适应,具有广阔前途。

第四,残疾人文化事业及文娱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中国残联创办了《中国残疾人》、《三月风》杂志和为残疾人服务的华夏出版社,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全国性报刊、电台、电视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报道显著增多。上海市1988年起连续举办四届"人道主义在我心中"宣传周活动,累计使20万人受到人道主义教育。北京、天津以及杭州等省会城市举办"残疾人活动日",社会各界进行义演、义诊、义卖等,每年参加这类活动的有数百万人。红领巾助残活动约有3000万儿童参加。随着福利工厂和社区残疾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一些城市成立了残疾人乐团、艺术团。80年代后期举办了两次残疾人艺术调演,各地参加演出的残疾人15万人,选出600多个文艺节目在六大城市演出,并参加中国艺术节,轰动社会。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先后出访欧、美、亚洲12国和香港地区,展示了才华,扩大了影响。举办了两次全国伤残人体育运动会。1982年以来,派团参加了10多次残疾人国际体育比赛,获436枚奖牌,其中金牌242枚。在第八届伤残人奥运会上获奖牌44枚,其中金银牌各17枚。1989年在第五届远东和南太平洋地区伤残人运动会上获金牌总数第一,打破16项世界纪录。

第五,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律和行政法规逐步出台,逐渐显示作用。进入80年代,不论是宪法还是继承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都显著增加了保护残疾人权益的条款。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和法规逐渐增多。《残疾人保障法》起草、研讨五年,近日完成修订工作,呈报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多数省市和省辖市制定了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地方行政法规。北京、黑龙江、乌鲁木齐、长春、无锡等地《残疾人保护条例》经当地人大常委会或政府审议批准,颁布实施。包头、湘潭、三明、思茅、海城等城市通过行政法规对残疾人实行"九优九免",为残疾人办实事,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山西、浙江、天津、海南、福建、青岛等省市起草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条例或规定,有些已上报。社会化、法制化是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方向,80年代残疾人事业的一个奠基性成果就是趋于走上这个轨道。

我们是在开放中而不是在封闭中进入80年代的。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残疾人事业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残疾人事业遵循这个原则,本着"和平、进步、友谊、人道"的精神,与几十个国家(地区)100多个残疾人组织建立和发展了关系。加入了"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盟"、"康复国际"、"残疾人国际"等世界组织,发展了友谊,促进了合作,沟通了信息。残疾人事业的世界性正在使这项事业走向世界。

80年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取得了对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历史进程和总体发展具有奠基性的成就。事业中兴远非一朝一夕的事,但为此从理论上、方针上、发展战略上、组织上做了必要准备的是这个年代。这几乎是全方位的准备,包括残联组建和事业的方方面面。由80年代残疾人事业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到大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路数、轮廓和特色。

80年代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重要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第一,一开始对这个事业做整体构思的时候,在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大环境中寻求这个事业的发展契机的时候,就紧紧立足中国国情,从新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及人文背景出发,从残疾人迫切需要出发。设计残联的位置、性质、功能是这样,设计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等诸方面事业也是这样。这是这项事业在这么短时间内发展比较快、比较顺的根本原因。如果残联成立后不是适应残疾人的急切需要和"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下力量首先抓"三康";如果不是从中国的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出发,从大城市到中等城市到有条件的乡镇,先探索后试点,波浪式地结合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康复;如果不是从大陆的教育状况特别是残疾人教育状况、师资状况出发,重点抓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以特教学校为骨干,以在普通学校设立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残疾人教育;如果不是从中国的企业状况、福利工厂状况和残疾人迫切要求就业的实际出发,提出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方式、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如果不是提出这一系列从实际出发的方针,中国大陆残疾人事业显然难以推进得这么迅速而富有成就,残联组建也不会在那样困难的情况下取得如此明显进展。从国情出发、实际出发,不仅使事业推行较顺,也使事业具有了中国特色。以"三康"为切入点,带动各类残疾人的康复,促进社区康复,最终形成社区网络型的康复事业,既是从实际出发的,又是中国特色;残疾人由单一的在福利工厂集中就业到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结合,创造条件逐步将分散就业的路子走宽,同样既符合国情,又具有中国特色,分散就业需要提高残疾人的素质与能力,需要企业在交通和劳动工具、劳动条件等方面给予一定特殊的补偿,国家对分散就业残疾人的优惠应当逐步转变为这两方面的投入。这就带动了无障碍环境等一系列措施出台,带动了社会文明。立足国情,注重中国特色,同时注意吸收国际社会先进思想资料、先进技术装备,为我所用。80年代的残疾人工作,是走向成熟的残疾人工作。这是成熟的重要标志。

第二,残疾人问题的解决,最终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40年残疾人事业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对相当一些地区来说,制约这个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与其说是生产力水平不高,不如说是认识有差距。这是多少年来许多能够做到的事情没有去做,能够解决的问题未去解决,已经制定的政策措施难以贯彻实施,以致事业滞后的重要原因,近些年这种状况有好转,但未根本改变。80年代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推进事业必须首先解决认识问题,或两者交叉相辅而行。解决认识问题要摆滞后的事实,指出残疾并不是造成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原因。残疾的影响,通过医疗的、社会的、教育的、职业的和其他补偿措施,可以缓解、缩小或消除。造成对残疾人的片面认识,在于人们常常根据固有的概念或模式看人看事。这种思维定势使得人们习惯于用固有的观念,以健全人的行为模式为参照系去观察、衡量、评价残疾人。注重事情的过程和行为方式"正常"与否,而忽视事情的目的和结果,否定特殊的认识方式、行为方式,对社会因素具有减少或扩大残疾影响的作用认识不足甚至视而不见。这就不适当地夸大了残疾影响,低估、忽视了残疾人所具有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抽样调查统计告诉我们,15~59岁的残疾人中有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的占92.8%,丧失劳动能力的只占7.2%。即使在社会补偿条件远不理想的情况下许多被断定做不到的事,残疾人也做到了。这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残疾的影响是相对的。只要改变参照系,以其能否适应生活、能否达到行为目的,实现生活目标为衡量标准,就会对生理残疾的影响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待残疾和残疾人的看法也会有一个根本转变。残疾人的潜在能力是难以估量的。以脚修表、穿针,以口衔笔作书作画屡见不鲜。残疾人自身的功能代偿和残缺功能的社会补偿,可以使残疾的实际影响变得比人们想象的小得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残疾人在一定补偿条件下具有创造财富能力的原因。为残疾人创造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不仅是对其创造财富的回报,也是社会对包括残疾人在内的每一个有所创造和贡献的成员的必要投入。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利益所在,人类利益所在。我们对这方面的事情研究、宣传得越深刻,越有利于解决认识问题。

第三,随着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社会补偿条件逐步跟上,残疾人劳动就业将出现新格局,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和成效将越来越取决于自身素质。残疾给残疾人带来的种种不便和困难,并非不能克服,但如果失去诸如教育、就业等社会化过程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对残疾人却是致命的。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容纳,取决于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文化的学习与内化状况。这一过程能否完成,首先需要具备教育等条件。社会条件的缺失或不足将直接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完成,从而必然造成个人与社会的不协调和相互排斥。这既是向社会也是向残疾人提出的严重课题。令人宽慰的是,残疾人教育被忽视的现象80年代后期逐渐扭转和克服。估计到本世纪末残疾人受教育的内容、渠道、门类、方式会显著增多,残疾人义务教育更会有较大的覆盖面而使受教育者多倍增加。事情的症结正转到残疾人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衔接和残疾人个人充分利用机会努力成材方面来。

过去由于残疾人的社会能力得不到培养、锻炼和提高,素质差、能力低成了这个群体的固有特征。残疾人就业被限定在福利工厂,残疾人就业的目的与意义被限制在个人生活需要的最低层次上,而成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对象。劳动福利型道路由此成为残疾人由社会的负担成为自食其力的人的必由之路。这是很实际的一种措施,今后也还应当发展。但它也极容易支持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使人们对残疾人事业产生误解,以为残疾人问题只是社会保障问题,残疾人事业只是社会福利事业,而忽视了社会的责任在于提供多种补偿条件使残疾人同健全人一起劳动,一起为国家创造财富,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教育条件和就业条件的改善,将使残疾人逐渐由单一在福利工厂就业转向有些人在福利工厂就业,更多的人在普通企业就业。这是残疾人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大发展后出现的新趋势。这当然是好事,因为这是平等参与、回归社会的重要标志,是残疾人劳动就业跃上一个新台阶,发生又一次质变的开端。完成这件事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但势态的发展预示,这并不是遥遥无期的事。

当我们踏上80年代铺平的道路,向90年代迈进的时候,我们看到,这条道路正在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拓宽。困难不少,问题很多,事业的发展也不会总是一直顺畅,但是,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那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的灿烂前景就摆在我们面前。

(中国残联发展部主任丁启文)

原载《四川残疾人》杂志1991年第1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