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灯塔--读《人道主义的呼唤》有感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09-07-30 字体: [大] [中] [小]

世界上有多种人道主义,在中国,对人道主义问题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要坚持和发扬的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革命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随着社会主义的向前发展。有一种是以社会上最底层的人——残疾人为本,不断与时俱进地改善这个群体的命运的轨迹前进的,那就是邓朴方所持论的人道主义。

人生短短数十寒暑,这是人不断自己升华的过程。他的《人道主义的呼唤》,你会感受到作者如何费尽心思,千辛万苦地建造和运行一个庞大的运作系统,将人道主义的精华实实在在地用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让中国八千多万残疾人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的感化,实现平等,身心的解放,能力的解放,个性的解放,为和谐社会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邓朴方同志的三卷文集,将其集中,几乎俯拾,篇篇论及,无处不在的东西集中起来,你会在其中得到升华,得到出几个简单而又明确的思维:

疾人自强不息思维。这个意识思维洞察残疾人的烦忧与欢乐,不管是生活在亲戚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中的残疾人,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残疾人都有的思维,这也就成了邓朴方同志一生为残疾人事业奉献努力的情结。熟悉他的人知道,这来自他敦厚的天性、优良的党性和由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构铸的理性。这几样东西由于他自身的残疾和“文革”中的特殊经历而越加升华、融和、纯化和凸现,成了他一生不可更改、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动摇地核心价值。就因为这个价值,他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通过实事求是结合实际,发展为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人道主义。这意思是说,那种情感不是职业的,而是用他所拥有的高尚意识才培养出来的,就此构成了他内在的情结,毕生的追求,生活的目的,做人的准则和意义,也成为他个人事业的灯塔、领航者。从收入这三卷的任何一个篇章、一个段落都可以感悟、触摸到他独有的理想的灯塔。

为大局着想的理性思维。他书中所表达的意思,你就会感到他一个又一个简单来又含有深奥含义的理念和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一次又一次地在书中体现。什么是为大局着想的理性思维。为大局着想的理性思维就是为国家着想、解放全人类,建造和谐社会的理性思维。他总是将残疾人事业放在这三个大局下去观察、去考察、去思索,谋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与方法。所以通常他总是能比较恰当地把握时机,脚踏实地推进事业。大局的理性思维来自战略意识。这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意识,有了这种意识,才能在繁纷复杂的大局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准了位置才能处理好全局和局部、一般和重点、当前的情况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决做到因地制宜,谋求事业的最佳发展。这是我国现代残疾人事业20多年来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思维能在他《打好基础,服务基层》和《促进和保障残疾人权利》等文章可以看出来。

居安思危理性思维。中国残疾人事业20多年来一步步发展,残疾人状况明显改善,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邓朴方本人多次获国际大奖。不过,读过三卷本《呼唤》你会发现,清醒的邓朴方从来不沾沾自喜,满足已有成就。他懂得当一个人生活得过分安定,全然不用去奋斗与克服时,对今后的发展盖上一层又一层的障碍这个特点,所以近些年来,他是在思索“没有邓朴方的中国残疾人事业”。这是现实而严峻的话题。从他多次在文中强调残联要打掉“官气”、要使自己“够得着残疾人”,要切实发挥“代表”功能,要使“专门协会活跃”、“要更大地发挥专门协会的作用”、“中字头”的专门协会要成为“法人”等等,我们知道,他并不认为残联现在的“组织形式”是固定不变的,它应该“不断在理论上、实践上发展自己、完善自己”。“随着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会有变化;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它会有变化;随着残疾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素质的不断进步,它会有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他探求一个更贴近残疾人、更能调动残疾人主体意识、更能悉心为残疾人服务、更能体现自下而上监督的体制、机制的原因。他生恐高高在上、养尊处优、腐化堕落这类事情在这里发生,因为他知道失去制约、失去监督的权力时间长了必会导致腐败。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使他不断广收信息、分析形势、研究问题、与时俱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残疾人事业推向新的胜利。

创新思维。没有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就没有现代残疾人事业。可以说,自打邓朴方躺在加拿大的康复病床上,想起他的残疾朋友从而下决心引进这类康复设施、康复医疗的时候,就萌生一种创新思维了。当代中国的现代残疾人事业其实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不过应当说,不论是康复、教育、就业、文体等传达的平等参与思想,还是这项事业整体上所传达的人道主义思想,当年都具有“破冰”的意义。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的空间,不像现在这样“以人为本”是主流话语,那时候“乍暖还寒”,几乎是谈“人”色变。尽管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在人性、人道、人权等问题上“左”的流毒还远未肃清。人性、人权是禁区,人道主义是好是坏、姓“社”姓“资”,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东西还是与之背道而驰的,能不能与社会主义相容,主流舆论特别是主宰意识形态的人持否定态度。“反对精神污染”后更是一派寂寞景象。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邓朴方随着刚建起来的一个运作系统——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活动,提出了人道主义是人类进步思想、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思想、是残疾人事业的旗帜,与马克思主义不但不矛盾而且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勇气。打那个年月过来的有心人知道,当年在这个特定思想领域,邓朴方领天下先。

所以说中国残疾人事业“起点低”,从物质层面上说可以,从思想层面上说不符合事实,因为它一起步就是站在人道主义、平等参与这样的思想高度上设计的。这显然是这项事业得人心的原因之一。创新是这项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读《人道主义的呼唤》,不但是为了人们了解这项事业的昨天,更是为了人们了解、把握这项事业的今天和明天。阅读邓朴方,牢记并深刻理解他的书里所凝聚的四个思维,在市残联领导和关怀下,脚踏实地按照去做,继承、发扬《人道主义的呼唤》所召示的精神。举几个例子:“困难残疾人补助申请”“社区康复指导”“残疾人爱心乘车卡申请”“残疾人就业工作”这都是以最好的成果来衬拖出人道主义的精神。我为残疾人服务而感到幸福。古人云:“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尽管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需要帮助而又自强自立的残疾人,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勃发,青春的活力和成长的魅力。我们人道主义的呼唤下谱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看着通过我们的辛勤工作,不断地“病人之病,忧人之忧”,残疾人生活一天天进步,对他们的关怀就象园丁看着初春的花朵一日艳于一日,象天籁一样的笑声一日强于一日,不亦乐乎?看到我们一批又一批的残疾人自强自立,从社会的包袱成为社会栋梁,为社会做出属于他们的一份贡献,我们不亦乐乎?我们从残疾人工作中可以感受到我们生命燃烧的光亮和价值,这是残疾人工作者独有的一份幸福。我们从残疾人的一封封来信,一张张节的笑脸,一声声感激和祝福中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幸福。让我们从残疾人事业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残联工作者职业的光荣而伟大。我为祖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助了一个又一个残疾人,让社会主义洋溢着一片片人道主义的呼唤,我也感到满足,感到无比的幸福,为自己成为人道主义的建设者感到骄傲。

邓朴方同志的《人道主义的呼唤》,是对今人和后人的一种叮嘱、一种托付、一种期盼,意在提醒人们沿着这条人道主义的路,为着我的幸福,为着我事业的胜利旗帜,我要忘记背后努力面前,冲着神圣的工作热情,在人道主义的理想灯塔指导下,在人道主义的呼唤中,往我心目中的胜利跑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