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残联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547号提案答复的函

信息来源:省残联维权部 时间:2022-07-13 字体: [大] [中] [小]

朱新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体医融合,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第20220547号)提案收悉,经综合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政策,加强原动力驱动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残疾人康复事业工作,将这项工作作为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健康广东行动推进委员会关于印发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年)的通知》(粤健推委〔2019〕1号)提出,实施全民健身行动,加大体医融合力度,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加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医学指导,建立完善运动处方库,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积极作用。

  2019年颁布实施的《广东省全民健身条例》、周期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等顶层设计文件中对残疾人的体育工作均有明确要求和规定,从政策上予以保障。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方面,明确要求在各地体育场地设施的出入口、通行通道、卫生间等处建设或设置无障碍设施,具备无障碍服务功能,方便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截至目前,全省绝大部分体育场地设施均建有无障碍设施;在科学健身指导方面,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队伍建设,在县(市、区)建设全民助残健身示范点,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在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竞技水平方面,常设7个省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着力培养残疾人运动员并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国第11届残运会暨第8届特奥会中,广东代表团共获得115.5枚金牌、65.5枚银牌、33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名列总奖牌榜第四名,展示了我省体育强省建设和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为我省赢得了荣誉。

  《广东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中明确提出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发挥好体育健身在主动健康干预、慢性病防治、康复中的作用,加快促进全民健身与残疾人康复体育深度融合,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广东省残联 广东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的意见》(粤残联〔2020〕22号)提出,要将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纳入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善全民健身场所及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的残疾人专用设施配备,融合推进全民健身点与全民助残健身工程示范点建设,为残疾人开展康复健身体育创造条件。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通知》(粤府函〔2021〕375号)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全民健身与残疾人康复体育深度融合。全面实施残疾人体育“三融入两推进”计划,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服务机构,完善残疾人体育设施建设。组织举办“残疾人健身周”活动,发动残疾人积极参与康复体育健身活动。鼓励高校、医院和体育机构等单位研发、推广适合残疾人的体育健身项目。提升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服务能力,推动残疾人体育进社区、进家庭,丰富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支持地级以上市及有条件的县(市、区)举办综合性残疾人运动会,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培养,提高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 

  二、关于依托体育院校或高等医学院校,打造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

  省教育厅坚持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围绕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的目标,不断推进康复医学教育工作,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一是鼓励高校设置康复医学相关专业。截至2021年,我省共有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州体育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南方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等13所本科高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等20个相关专业,其中广州体育学院等院校还依托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开设了运动康复、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体医融合”专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建设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等4个省高水平专业群。二是引导相关高校加大优势资源整合,设置具有“体医融合”特色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备学科交叉、专业融合特征的复合型人才。《广东省卫健委等8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快发展康复医疗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医函〔2022〕1号)提出将健全完善康复医疗体系、加强康复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等作为我省康复医疗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 2021-2025 年将在全省、市、县(市、区)遴选一批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院)开展试点,逐步完善我省“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实现分层级、分阶段、互通互联、急慢分治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康复亚专科发展,细化康复分支,开展残疾专科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康复指导和康复随访等服务,提高残疾康复医疗能力。积极推动医工结合,研发创新高智能、高科技康复辅助器具和康复治疗设备,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助力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

  三、关于建立体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机制

  省卫健委以康复试点工作为契机,联合多部门共同构建“基层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专项工程。以“互联网+家庭医生”、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基层康复医疗服务网络,打造社区康复人群服务联动平台,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丰富和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为社区内失能、失智、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术后病人、重度残疾人等开展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康复器具租借等服务。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省中医药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广东省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完善中医药康复服务网络,开展康复领域中西医协作,促进中医药、中华传统体育与现代康复技术融合,总结推广中医康复经验,整合多学科资源,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省残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粤残联〔2020〕54号)明确提出,将残疾人体育纳入体育强省战略,强化残疾人体育科技支撑和康复保障,加强科研、科技服务和康复、医疗保障工作,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残疾人体育工作体系,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与群众体育、全民健身融合发展。目前,全省共建成337个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培养了3517名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员,共有354家儿童康复机构,51家辅具适配服务机构,8家寄宿制托养机构,1707家社区家康园中心,1066家盲人按摩机构,5所特殊教育学校,残联主管的医院6家,13支残疾人运动队。

  四、关于深入普及体医融合的概念和益处

  省卫健委结合实施健康广东相关慢病防治及心理健康促进等行动,加强全民健康宣传,提高全民重视健康、预防残疾意识,推广普及康复基本知识,减轻、延缓残疾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各级残联和体育部门整合各类体育资源,积极发挥残疾人体育协会、体育院校、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带动作用,并依托体育资源、技术资源开发各类居家康复健身项目,大力营造健身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面向残疾人推广普及康复健身体育工作,培养残疾人康复健身好习惯;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赛事和活动,积极推广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及方法,激励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康复健身、融入社会。

  五、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省卫健委将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残疾人康复领域投入,加强体医知识普及,协助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省教育厅将继续鼓励有条件的院校积极设置康复治疗学、康复工程、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等紧缺专业,并根据实际设置运动康复、运动与公共健康、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专业,增加人才培养供给。加强院校、行业和学科间的合作,探索建立体医融合的实践实训教学基地和联合实验室,培养具备医学功底、懂防护、知康复的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省体育局在实施“十四五”时期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补短板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明确新建或改造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要设置无障碍设施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体育器材,同时推进各级各类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对残疾人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协助省残联开展针对残疾人运动项目和特点需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健身指导。省残联在实施“十四五”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省、市、县(市、区)三级区域性残疾人服务设施全覆盖,全省残疾人服务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为体康融合打下更坚实基础。

  综上,我们将继续按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联合省卫健委、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采纳代表的合理化建议,积极促进体医融合,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着力解决体医融合的概念普及度不够深入、残疾人康复领域投入不足、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加强对各地指导,督促各地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实现让更多残疾人充分享受生活、回归社会。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省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7月4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