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竹鼠·扶贫——小记中洲镇李岗村残疾人廖觉先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6-05-11 字体: [大] [中] [小]

图为廖觉先

图为廖觉先

图为饲养竹鼠

图为饲养竹鼠

俗语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地处怀集县北部中洲镇李岗村廖屋寨的一对廖姓夫妇,住在泥砖屋,1971年10月14日生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生下来就爱哭,不喜欢睡觉,父母每到晚上都希望小男孩早点睡觉,为此就取名叫廖觉先。廖觉先自幼聪慧过人,6岁就能帮父母做家务,小学到初中都担任班干部。1988年7月,廖觉先初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怀集县重点中学——怀集县第一中学,但家庭的状况让其陷入沉思:父母已接近古稀,体弱多病,且还有2个年幼的弟妹需要照顾,家里已向亲朋戚友借了近10万元的债务尚未还清。懂事的廖觉先毅然对父母说道:“我不读高中了,让弟妹读书吧”。其父母心急如焚,把亲友请来劝其继续读书,希望他读完高中考大学,将来成才,光宗耀祖。可廖觉先主意已定,初中毕业就前往广州番禺打工养家了。此后,廖觉先每个月都把工资的大部分寄回家给父母,帮补家用,村里人都夸其懂事、孝顺。

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意外让廖觉先的人生轨迹发生了转变。1991年10月,廖觉先在广州番禺市桥镇美麟工艺厂当生产工人时,一场事故截去了他左手的四个手指,使他成为了一名肢体四级残疾人。身体残疾、工作丢失,祸不单行的他一度痛苦、迷茫,此后的一段时间,他不断地放纵自己,用酒精麻醉自己。直到有一天晚上,廖觉先喝完酒,在床上辗转难眠,他意识到自己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自己的人生还得靠自己来改变,他想起了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凭借着自身的努力,掌握多国语言,想到这,廖觉先有所启迪。

山村的夜晚,静悄悄。廖觉先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他回想自己在厂里干活,每月可拿三四千元的工资,可现在毫无收入,在家吃闲饭,残疾人可不是残废人。想到这里,廖觉先暗下决心,自己趁着年轻,要创业致富,闯出一片天地,但创业需要资金,哪里筹集资金?无法,他反复考虑后决定去收破烂,从此,中洲、连麦、下帅、怀城、冷坑等乡镇的村道上,经常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骑着一辆28寸的自行车,高声叫喊着“收买烂铜铁锡,旧书旧报纸”。几年来,除了收买废品,廖觉先还先后帮人守过工地,干泥水帮人挑砖头,在县城学过会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到2000年,廖觉先手上终于有了2万多元的资金。记得前几年,廖觉先在县城与朋友聚会,当时朋友点了一道菜叫黑豆炆竹鼠,味道鲜美,但价格不低,饭店老板曾说过竹鼠单是收购价就需要80元一市斤,且竹鼠销路广,方便圈养,主要饲料就是竹子,创业饲养竹鼠,增加家庭收入,是脱贫奔小康的好项目,于是他就利用手上的2万元资金,简单修缮了家里空置的两小间泥砖屋,购回50只竹鼠,开始饲养,刚养竹鼠,由于技术不过关,且对竹鼠喜安静、爱清洁、适宜干燥、光线适当、空气新鲜的特征不是那么注意,饲养了两年还亏本,更屋漏偏遭连夜雨,一场狂风暴雨摧毁了鼠舍,虽经家人奋力抢救,但竹鼠已死伤过半,损失惨重。此时,廖觉先曾想过放弃,重操旧业收破烂,但转念一想,失败乃成功之母,他就不信这小小的竹鼠,别人能养,自己就养不了。于是他又重建鼠舍,到广州向外出打工的堂兄、堂弟借了30000元,亲自赶往广西贺州八步购买了150只竹鼠,这次他总结了经验科学管理,每天清洁鼠舍,定期消毒预防,不断改良场内设施,大小分栏,晚上点亮小灯泡等,他本人搬进鼠舍住。为了坚定信心,他在记录竹鼠的笔记本上亲自写下“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明志激励,他还亲自到农业局向专业人员请教。功夫真的不负有心人,从2011年至今,廖觉先成为了怀集县中洲镇饲养竹鼠大户,平均每年销售200-300只,收入超过5万元。廖觉先现已娶妻生子,家里已建了两座三层新楼,一家人生活甜甜蜜蜜。

廖觉先饲养竹鼠实现了奔康,他并没有忘记村里尚未脱贫的残疾人兄弟姐妹,经过调查,李岗村陈还生等10户残疾人属村里的扶贫对象,廖觉先向村委及上级残联提出予以帮扶陈还生等10户残疾人,每人每年扶持生产资金250元,从2015年至2020年共5年。廖觉先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以善为先”、“将心比心”,正是这样,2016年初中洲镇水下村委会专职委员马莲花因重病到广州住院治疗,医疗费用高昂,家中难以承担,廖觉先得知该情况后,通过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积极动员各村(居)专职委员捐款,共筹集到善款2400元,送到马莲花手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马莲花的实际经济困难。

去年,廖觉先为了扩大竹鼠养殖规模,经过深思,主动到工商部门注册了安成竹鼠养殖基地(场),但愿他创业功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