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一个患有先天残疾的姑娘,因缘巧合进入残疾人体育圈,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曾经医生建议放弃、小时候每天坐在教室补作业打发体育课时光的姑娘却凭着一股“轴”劲儿,拼出个世界冠军,完成了她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梦想。“2000年开始参加比赛,连续参加5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每届都斩获奖牌!2000年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轮椅网球双打金牌;2003年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铅球铜牌; 2007年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轮椅网球单打银牌、双打金牌、团体金牌;同年还自费出国参加了马来西亚轮椅网球公开赛获得了单打冠军;2011年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轮椅羽毛球单打金牌、双打金牌;2014年韩国仁川亚残运会获得了单打铜牌;2015年国际残疾人羽毛球中国公开赛获得单打金牌、双打金牌、混双金牌;2015年世界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英国)获得个人单打金牌、混双铜牌;2015年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轮椅羽毛球单打金牌,双打金牌。”这是王平的成绩单,其中她最珍视的是刚获得的世界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个人金牌,因为为了这个世界冠军的梦想,她拼了15年。
说起训练的辛苦,她一笑而过,说的最多的却是感谢,“感谢父母、教练,感谢残联的老师,感谢好心人”,从世锦赛归来,她难抑激动,写了一封写给这个世界的信,通篇也是满怀感恩,或许对于她来说,战胜自己的心比战胜身体要难得多。
父母当年没有放弃
王平的家住在唐山市友谊里一栋一层房子里,门口几节台阶旁黄色的扶手很显眼,“这是残联的同志帮忙安上的,我家孩子净遇到贵人了。”王平的妈妈郑素维说,“因为坐着轮椅,以前上这几节台阶总要手扶地,有了这个扶手方便多了。”家里非常整洁,显眼处挂着写真照,眼前的王平,长头发,大眼睛,清脆的声音里透着爽朗,黑T恤,背带裤,要不是因为轮椅,几乎让人忘了她腿上的残疾。
王平1984年出生,因为缺少微量元素先天残疾,医生建议放弃,可是父母坚持把她留下来,用爸爸王昆明的话说:“让孩子看看这个世界也好啊。”两岁那年由于脊椎上的“瘤子”越长越大危及生命,父母带她到天津儿童医院,借了上万元的钱做手术,把命保住了,可是腿却不能动了,在医院住了两个月,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债。为此家里过了好几年清苦的日子,“我到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我们都吃的萝卜腌菜,能吃个炒鸡蛋就是过年。”王平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终于可以骄傲地感谢父母,她在一封给这个世界的信中写到:“我终于可以骄傲地告诉爸爸:我通过打比赛已经去过10个国家了!马来西亚,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悉尼,新西兰,荷兰,美国,英国,巴西,我看到了很多美景,真的很美!沿途看风景的心情更美,我身为你们的儿女我很幸福,是你们的勇气给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看风景的梦想。”
梦想当一名世界冠军
王平走上体育之路完全是偶然,15岁小学毕业中考完她在街上玩,偶遇唐山残疾人运动员董福利,就像“上帝关上一扇门,一定打开一扇窗”,她这才知道残疾人也可以做运动员,也可以练体育,这是以前从未想过的。“小时候曾经问过妈妈自己可以当模特吗?妈妈哭了!从那以后才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之前在学校体育课都是坐在教室补作业,当运动员更是从来都不敢想。”王平很难忘记第一次听说残疾人能当运动员时的激动,“我一直问自己我能吗?我可以吗?”
“只要你努力,没啥是不行!”启蒙教练田雨川给了她答案。就是这句鼓励,影响了王平十几年,让她鼓起勇气,很多想做没敢做的事情开始付诸实践。也是从那时候起,她有了当世界冠军的梦想,“在我迷茫一片的人生中突然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行我可以我没问题!那一年我有了人生第一个可以付诸行动去实现的梦想,那就是我要成为世界冠军!”
田雨川教练是河北联合大学(原华北煤炭医学院)的体育老师,现在是负责训练轮椅竞速,当年他带着王平在体院馆的网球场训练,开始接触体育,带王平见识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爸爸王昆明最感谢的是田雨川,说起来眼中带泪,又不经意地用袖子抹了抹眼角,“出去比赛家人不能跟着,孩子小出去不放心,都是教练背着她去比赛,跟当爸的一样。”现在逢年过节,都会把他请来,就像一家人一样。
王平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和努力,2000年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董福利搭档获得轮椅网球双打金牌。
体育打开了一个崭新世界
练轮椅网球,练轮椅羽毛球,进省队,进国家队,练体育让王平大开眼界,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人际关系融洽了,开始能融入大环境。刚进入省里训练,我突然发现这么多残疾人练体育,一起玩,周围都是年纪大一些的叔叔阿姨,他们的坚强乐观感染了我。”王平说就像眼前一亮的感觉,体育为自己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当然她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难战胜的是情绪,各种负面情绪伴随着追梦之路,包括成绩低迷的时候,失恋的时候,“老师们一次次鼓励,没有他们的鼓励,真的坚持不下来。”采访中她一直念叨省残联3位老师的名字:李卫国、杜亚宁、周建波,还一直叮嘱我们一定登出来,希望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激,王平笑言,平时出门比赛十来个坐轮椅的运动员,每人两个包,都是他们三四个老师大包小包的照顾着,跟“逃难一样”。
在刚结束的世界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英国)上,王平拿到一枚宝贵的金牌,这也是我国残疾人运动员首次参加该赛事,同样也是首枚金牌。“国旗升起的时刻,眼泪直打转,忍着没掉下来,脑子里一遍遍重复的都是大家以前鼓励的话。”对王平来说,除了平时训练的苦,最难战胜的是自己的情绪,“大家都说我挺‘轴’的,所以容易钻牛角尖,训练也是,是好事,也有时候想不开。”所以老师们的鼓励尤为重要。
在信中她是这样写的:“我非常感谢河北省残联伴我人生成长的每一位老师,感谢你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予我肯定,赋予我生命的意义,给予我帮助,像家人般的温暖!在残联默默无闻奉献的工作者,是你们让我的人生丰富多彩。虽然你们经常说这就是你们的工作,但是你们的工作成就了我15年的努力,帮助我一步步走向世界冠军之路!没有你们的努力不会有我这个世界冠军!感恩!”
“世界那么大,不必迷茫”
采访中,王平说的最多的是两个字是“感恩”,她说要感谢的太多了,平时经常碰到好心人,就是这次回家去车站买票,还碰到一个好心的小伙子。因为石家庄高客站售票处的栏杆距离窄,轮椅过不去,她左右为难时,旁边的小伙子说“我帮你买。”买完票给了她转身就要走,怎么也不要钱,推让了半天,后来干脆跑了。“至少也得留个姓名啊,我也好知道感谢谁,只能是祝他一路平安了。”王平遗憾地说,这张车票她会一直珍藏,对她来说意义重大。
王平说,像这样的好人她平时经常遇到,出门逛街买衣服啊,周围都是友好的目光,还有人伸大拇哥,她都感到很温暖。
王平烧一手好菜,还喜欢旅游,经常去烧烤、露营,在公益组织的帮助下参加了很多户外活动,对于今后,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遇到自己的终身伴侣,“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意义时,我也开始考虑我个人的生活了。”这同样也是王平父母最大的心愿,希望孩子能踏实过好以后的日子。
“以前觉得不成为父母的负担能照顾自己就很好了,没想到还能通过努力完成梦想。”能自力更生、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父母是王平最自豪的事,她很想用自己的经历鼓励那些残疾朋友们,“世界那么大,不必迷茫,可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梦想付诸实现。我更想告诉所有的残疾人只要你努力希望就在前方,一定要加油。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不要放弃!”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