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访深圳残友集团董事长郑卫宁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0-03-15 字体: [大] [中] [小]

(郑卫宁担任北京残奥会深圳站火炬手)

“自主创业典型人物”系列报道之三

郑卫宁是笔者熟悉的一位老大哥了,他身上那种对生活的热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总是那样富有感染力,让人时不时处于感动中。对待残友们,他像一个大哥,善解人意,细心体贴,从工作、到生活、到交友,他都为身边的残疾人兄弟姐妹们设身处地地考虑,帮他们解决困难,他认为残疾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残疾人最能体会到残疾人的需要;对待生活,他乐观而积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会带领一大帮残友们出去好好地玩乐,那时他会是场地上最活跃的一个,唱歌、吹口哨、开玩笑,他认为生命就应该是快乐的;对事业,他信奉天道酬勤、爱拼才会赢,带领着公司的残疾人同事们一步步在高科技领域打造出一片天地;对生命,他睿智而超脱,面对生命随时会消逝的境况,他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活出精彩的每一天!

“人不能对抗命运,但能决定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人生!”

郑卫宁1955年诞生在山东一个军人家庭里,出生不久,母亲就发现家族遗传病降临在了他身上,每年他都要经历几次死里逃生的抢救。作为一个重症血友病患者,郑卫宁从小就知道一个现实,除非命运特别的关爱,他的生命不会超过50岁。他很平淡地说起死亡,他的两位家族中患同一疾病的堂兄已经离开人世,这一天随时可以来到他面前。对于这一现实,他没有恐惧,只有坦荡和安然。他认为,没必要每天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为什么不放开心情享受每日的生活呢?

(省委常委、代市长王荣视察残友集团,在听取郑卫宁的情况介绍)

因为疾病的原因,郑卫宁膝关节有严重的障碍,双下脚肌肉严重萎缩,他是爬着长大的。他没受过完整的中小学教育,每天坐在窗前盼小朋友放学,从他们和母亲那儿他学会了识字。后来通过自学,他获得了电大中文、法律、工商三个毕业证书。许多人不理解郑卫宁为何不转为本科而要读三个大专,对此,郑卫宁有自己的主见,他说:“对我来说,文凭的高低是次要的,掌握知识技能才是重要的。多学几门就多掌握几门,这是我的最佳选择。”以后的事业证明郑卫宁的选择是正确的,全面的知识让他在拓展自己的事业时得心应手。

1999年,新兴的互联网吸引了郑卫宁的注意,他觉得互联网不仅可以让残疾人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可以改变残疾人的生活方式。通过义工联,他联系了刘勇等几位对网络有兴趣的残友,在家里开始了对网络世界的探索。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大家萌发了组建中华残疾人服务网的念头。残疾人更能了解残疾人的需求,能把学到的技术用来服务残疾人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不做则已,要做一定要做好,郑卫宁把父母留给他的钱拿出来,忘我地投入到网站的建设中去。每天早晨,郑卫宁都派车从深圳各个地段把残友们接到自己家中,晚上再把他们送回去。后来为了工作的方便,他干脆把自己的房子腾出两间,让这些残疾人吃住他家里。他们忘我的在计算机上工作,在市残联的大力支持下,网站渐渐地打开了知名度。2000年4月,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来网站视察并题词;2000年7月,张海迪把“越是残疾,越要美丽”的致词送给网站。中华残疾人服务网在全球残疾人福利网站中创下点击率最高的纪录,带动了一大批残疾人士走进了网络生活。

(深圳市残联领导慰问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的郑卫宁)

在忙碌的工作中,郑卫宁感受到了活力和激情。他坦言自己以前曾经得过抑郁症,面对生活的挫折曾三次想到自杀。那时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他虽说是衣食无忧,但困在家中无所事事的日子并不好过。每天,他都等待着妻子下班、女儿放学,听他们讲讲在单位、在学校的新鲜事,可是那是别人的生活,并不是自己的。他感到生活没有价值,没有尊严。与其这样下去,不如放手一搏。他认为:“人不能对抗命运,但能决定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人生!”

“创造社会民生与高新产业互助发展的和谐科技”

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残疾人大学生聚集到了郑卫宁身边,在各级政府、残联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下,大家一起创业、打拼,公司成为了科技部双软认定企业、深圳市高科技技术企业,取得了美国CMMI三级认证,2009年正式注册的残友集团引领300余名残疾大学生在高科技领域成功实现集体就业自养,在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残疾人士的高层次就业。集团旗下拥有九个分公司、四家服务和研究性机构,涉及到软件开发、动漫制作、电子商务等多方面。郑卫宁说,创办网站、软件公司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残疾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平台。郑卫宁一直相信并实践着这样的理念——“社会民生与高新产业互助发展”,在信息技术时代,残疾人可以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有耐心、有时间、稳定的优质人力资源。社会民生与高新产业可以互助发展,良性循环。

(郑卫宁率团队参加高交会)

谈到残疾员工管理,郑卫宁说,我们是从生活无障碍和精神无障碍两个方面来进行管理的。生活方面,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生活的成本很高,正常上下班和平时处理生活事务很耗费精力,为解决残疾员工上下班困难,网站为他们免费提供酒店式的无障碍工作环境,员工办公和生活一体化,公司安排食宿,有专人搞卫生,洗衣服,做饭。另外一个对残疾人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员工的医疗,因为残疾人最容易得病也最怕得病,所以公司不像一般公司那样给外地员工买那种只能住院才能报销的普通社保医保,而是给员工买那种连门诊费都可以报销的月缴费多100多元的社保医保,方便他们就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踏实地工作。

创业心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作为一名残疾人创业典范,郑卫宁总结到他的创业心得:残疾人创业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特点,寻找能符合自己特点和长处的行业,然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地坚持下去。

回顾这十年的创业之路,郑卫宁谈到,“我们的创业就是为了换一个活法,摆脱空虚寂寞、无聊的日子,在弥补残疾人与社会的信息差距,缩小信息鸿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他认为,从起初的复印打字式的小作坊形式,发展到现在的软件开发、动漫制作的集团运作,他和他的团队们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实现了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但公司的商业运营只是手段,公益和慈善才是最终目的。他希望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为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