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残疾男子却谱写“强者之歌”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15-03-17 字体: [大] [中] [小]

图为刘小海

 3月12日下午,唐山高新区2014年度经济人物、道德模范正式揭晓,经过层层选拔,柳宝诚等10名经济人物,以及大树韩庄子村的李小梅、唐山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副中队长刘存龙等6名道德模范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殊荣。16个人物的事迹让很多现场的人感动震撼。

在颁奖典礼上,有一个获得道德模范殊荣的人物缺席了颁奖礼,由其79岁高龄的父亲代为领奖。原因不是他太忙脱不开身,而是他实在行动不便。现场播放的关于他的VCR更让众人落泪,这种落泪不是怜悯,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佩服和感动。这个人叫刘小海,一位学历仅为小学二年级,且20多年未出过屋,仅在农村炕上方寸之地生活却创作出大量原创词作的重度残疾人。如今,在中国原创音乐基地、QQ音乐等诸多音乐网站上搜索,小海作词的歌曲《月落乌啼》已得到众多人点赞。而其去年为公益群体河北同商公益基金会唐山分会作词的歌曲《为爱远航》已人气超过65万。至今,刘小海已在土炕上的方寸之地创作出了500多首原创词作品,其中有五六十首词经过喜爱音乐的人作曲、编曲、演唱,成为了正式的歌曲在网络上传唱。生活之于一个只有胳膊、手、嘴、眼能自我支配的重度残疾人来说是何其艰难,而由小海作词的那些原创音乐作品却让人们看到了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重度残疾人的人生观。

备受病痛折磨的童年充满着好学的冲动

3月11日上午,记者在唐山宋各庄村的家中再次见到小海时,他依然是记者两年前第一次见到他时的姿势,上半身倚靠在炕角的被垛上,手指、关节已严重扭曲变形的双手在一台放在小方桌上的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上轻轻敲打。见到记者到来,小海僵硬的脖子无法让头颅动弹,只能用眼球的旋转来看向记者,给记者一个欢迎的微笑。与两年前相比,小海的微笑和爽朗的话语充满了更多的自信。就是这样一个只有胳膊、手、嘴、眼能动的重度残疾人在5年多的时间里,让足不出户的自己有了更多的人生阅历,也因网络和其自创的词作结识了更多唐山本地乃至全国各地的词作爱好者,很多朋友甚至从网络中走进了现实。这样的经历让小海的话语充满着欣喜和自信,而这样的欣喜与自信与小海成长的苦痛与悲惨命运形成着鲜明的对比。

1977年,小海出生在唐山宋各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上面有哥哥的照拂,之于小海来说,成长本身意味着快乐。但六七岁时,小海的骨关节总是隐隐作痛,甚至影响到他自如行动。9岁那年刚刚上小学二年级,淘气的小海跑到村里的打麦场淘气,回到家膝盖肿胀得厉害,医院确诊为严重类风湿。

随后的日子,小海的类风湿愈演愈烈,由于骨关节剧痛,本来淘气好动的小海只能整日躺在炕上,躺久了,他的骨关节开始变形、僵硬,到12岁那年,小海已经很难下床,从那时起,炕的方寸之地就成了他人生永远的“天地”。

 “从12岁那年至今,我只在2009年12月份在办理残疾人证时曾出过一次门,剩下的20多年,我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大炕,我的生活空间只有你看到的炕角这么大的地方。”因习惯,小海早已对自己糟糕的命运心存坦然,所以即使提及也总会面带笑容。

小海的父亲刘绍臣今年已经79岁了,据其介绍,当年为了给小海打发漫长的病痛时间,他给小海买了一台收音机和当时男孩子都喜欢读的武侠小说,而就是收音机和武侠书里的故事成为了小海病痛中最大的精神支柱。即使到了今日,金庸、古龙依然是小海心目中不可动摇的偶像。

由于病痛,小海连小学二年级都没上完,文化水平低,识字少,不认识的字给小海看书带来了不小的障碍,兴趣使然,年纪小小的小海就会用字典一点点儿查,先后翻烂了两三本字典。

“看小说也算是我自学的一个过程吧。看多了,就有写小说的冲动。从1997年开始,我就开始自创武侠小说,但由于文化水平低,加上手指关节已严重变形,光靠臂力支撑写字非常费劲,身体吃不消,最后写小说不得不半途而废。”至今,刘小海仍有些许遗憾。

“作词”点燃生命的火光

父亲送的那台小小收音机陪伴着小海在病痛着眼看着自己的身体各关节逐渐扭曲变形,命运之于他仿佛就是一种身体的折磨。然而那台小小的收音机发出的各种声音却成了小海战胜这些磨难的最大支撑。

90年代初,李春波的《小芳》、毛宁的《涛声依旧》、郑智化的《水手》……这些老歌的经典旋律每每从那台小小收音机中传出时,久病在床的小海总会被那些旋律和经典的词作迷住。“听久了,那些精美的歌词传递的情感总是会深深打动我。从那时起,虽然无法用身体感知外面的世界,我的内心却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学着写词,用感情充沛的词来表达我对世界情感的认知。”小海说。

2007年,虽家境窘迫,但父亲刘绍臣还是倾其所有,并借款,为小海购置了一台二手的笔记本电脑,小海如获至宝。由于没学过几天拼音,小海刻苦学习五笔输入法,并试着将自己平时创作的武侠小说半成品输入电脑。

2009年,父亲为小海安装了宽带,广阔的网络天地为小海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网络上,小海听到了更多好听的歌曲,欣赏了更多的好歌词,也通过各种原创音乐网站看到了异彩纷呈的原创歌曲,在与这些原创音乐的群聊中,小海作词的思维和悟性被不断激活。

在众多的词作家中,小海最喜欢方文山,《青花瓷》、《千里之外》、《菊花台》……这些带有浓郁中国风的歌曲让他很痴迷。

网络、歌词……生活在此时,为小海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在美丽的词作中,小海看到了窗外更加美丽的风景。

小海创作的词感人至深

 “乌啼声催人泪,肠断生悲,忆前事夜难寐,空对月憔悴,霜冷风寒,胆怯怯地回味,旧梦几许珍贵,难诉的滋味。桃花符来占卜,痛在心扉,悠悠惹人醉,几缕思绪飞,月影清辉,情切切地蹙眉,江水潺潺东流,淹没岁月悔,月落乌啼,怎留不住那美……”

 “点点星光燃起心中的梦想,青春释放自信的力量,缕缕霞光伴随飞翔的翅膀,我们携手为爱远航,歌声嘹亮唱出我们的希望,前进路上谱写华美的乐章,笑容温暖每一个角落,爱心撑起心中的曙光……”

上面的这两首歌分别名为《月落乌啼》和《为爱远航》,其歌词是小海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创作的,表达的感情情切切、爱温暖。两首词作如今已被音乐人谱曲、演唱后,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并拥有了众多歌迷。而第二首歌曲《为爱远航》,已经成为河北同商公益基金会唐山分会的会歌。

随着小海的词作越来越广泛的传播,很多人慕名找到小海,希望小海能为他们创作词作。就在去年的一年时间里,小海应邀为“帮人族”、“尚善说吧”、同商会等多个公益组织的队歌、会歌创作了歌词。

作词为小海打开了生命的一扇窗。五六年的年间里,小海先后创作了《我要飞》、《中国雄风》、《蝶落诗扉》、《丹青》、《梅花暗香》、《指引》、《倾城泪》、《为爱远航》、《你是我心中永远的一面旗》、《魅力中华》、《有梦的我》……至今,刘小海在自己的方寸之地已经创作出了500多首原创词作品,其中有五六十首词经过喜爱音乐的人作曲、编曲、演唱,成为了正式的歌曲在网络上传唱。

而为了能与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小海每天要让无法自我支配的身体在电脑前坐上10多个小时,他还是中华演出网论坛的管理员,小海很坦然的告诉记者,作为论坛的管理,他有机会中获得“演出币”,有了这些币,他就有机会推荐自己的作词的歌曲,与众人分享。

在网络上,小海结识了很多有着共同志向的朋友,他也曾为因网络结识的歌手不求回报的创作歌词,即使到现在,很多网络上结识的人也并不知晓小海的人生遭遇。很多人只看到了小海残缺身体之外的为人品格。2014年8月份,唐山的一个爱心群体同时为小海和另外一位身患重病的人筹集善款,最终小海的父亲刘绍臣当场将收到的捐款转给了那位身患重病的受助人。“因为她更需要这笔钱来治病。”刘绍臣说。

希望创作的词被谱曲后能登上春晚舞台

任何创作都要源于生活,而20多年间,小海的生活仅局限在炕上方寸之地。没有真切的生活体验,创作的灵感却一而再、再而三涌上小海的心头。

也许悟性使然,也许兴趣所在。小海喜欢看小说、喜欢看电视剧,喜欢每天通过网络听大量的歌曲来体验歌曲中流露的感情,更喜欢通过网络逛祖国各地,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小海最喜欢看情感剧、家庭剧、历史剧,也喜欢看军事节目,因为从中他可以体会到更多的人间情感。正是因为网络,小海足不出户却视野开阔,内心感情充沛。他敏感的神经总是会捕捉到电视作品以及网络中传递的故事的人情冷暖。2008年,小海的第一个词作品《爱的力量》几经修改最终截稿,就是源于从其他作品中悟到的情感。

“毕竟无法亲身体验,我无法做到以景生情,所以我每天都要长时间上网,来感知社会的变化,就怕自己跟不上生活的节拍,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影响自己的创作。”小海说,他也梦想着有一天自己有能力坐着轮椅出去感受一下窗外的世界,以便激活自己更多的创作灵感。

小海说,去年1月份,他特别应邀为唐山“花枝组合”创作了《爱是一条河》和《爱的小屋》两首词,他希望通过自己创作的词作让更多人喜欢上创作,也喜欢上他。

小海告诉记者,他有一个被别人看做有些异想天开的梦想。“现在很多平民百姓都走上了春晚的舞台,我希望有一天,我创作的词作被谱成歌曲后,能够走上春晚的舞台,那该多好!”小海说,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他名为“词人小海”的博客去体会他创作的词作中的情感,也希望通过网络结识更多有着共同爱好的人。在与命运抗争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刘小海用他的勤奋与执着,演绎和继续演绎着无比精彩的人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