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无声方式,教学生“有声”表达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21-09-10 字体: [大] [中] [小]

2021年9月10日

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

9日,广东省庆祝2021年教师节

暨优秀教师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

大会上公布了2014名优秀教师名单

其中,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郭惠华老师荣获

“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刘德忠同志荣获

“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李志云老师荣获

“广东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称号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李志云老师的故事

 

  “上课!同学们好!”在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下称“省培英职校”)服装班教室里,李志云正要给学生们讲开学的防疫事项。然而,教室里没有出现“老师好”的如常回应,而是学生们齐刷刷地站起来,凳子摩擦地面的声音,一两名学生喉咙中发出“啊、咿”声。

  李志云是广东省培英职业技术学校的副校长,也是广东省手语专业技术鉴定专家。

  这一天,她面对的是一群听力障碍的学生,除了要说话外,还要同时打手语。这样的工作,她已经从事了近20年。


李志云演示手语

“阴差阳错”成特教老师、手语专家

  省培英职校在广东是一所“特别”的学校——全省唯一一所招收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学生的综合性中等职业学校。她的开办,填补了广东残疾人中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空白。

  2002年,刚毕业不久的李志云在父母的建议下辞去了在企业的工作,报考省培英职校。

  “我大学学的就是教育和会计专业,想着成为一名老师也很不错,到了面试时,我才知道这是一所特教学校。”因此这次“阴差阳错”,她成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

  学习手语是李志云的第一个挑战。“因为要给听障学生授课,所以掌握手语是老师的必备技能。”她说。

  短短一周内,要学会入门手语,怎么办?除了老师教授,李志云回家后不断翻看手语书增加词汇量,看电视、看书的时候,脑中都会将所看的内容“翻译”成手语,看看自己会不会打。

  手语的部分手势和日常生活中一些动作很像,所以学起来不算难,难的是如何准确地理解和表达。

  李志云发现,听障人士的手语语序和健全人的口语语序不太一样。她按照手语书学习的手语打法和他们交流时,常常不被理解。

  “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会去跟听障学生打手语聊天,一起吃饭,以此去了解他们的手语打法。”甚至有时候还要配合着“表演”,她总是笑说:“手语老师也是一名演员。”

李志云在课堂上向聋生讲述七步洗手法

  在和听障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她发现手语竟然也有“方言”。

  “老师,小春(化名)说我的坏话。”

  “我没有,她误会我了。”

  一天,听障学生小丽(化名)和小春闹了矛盾,两人在快速打着手语,进行着“无声的争吵”。经过详细询问后,李志云才发现,这场争吵是因为两个人家乡的手语动作不同,导致两人误解了对方要表达的意思。

  这样的情况不少,省培英职校面向全省招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手语的打法也各有不同。地域手语的表达不一样,导致学生之间的理解也不一样。

  因此,当学生们进入学校后,手语老师都会在与他们的交流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他们将手语统一,学习国家通用手语。

让孩子们开眼界,掌握一技之长

  在特殊学校,没有学生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压力,特教老师更多关心的是学生的身心安全。

  几天前,来自汕尾的小楠(化名)又把他妈妈拉黑了。

  “李老师,您帮我劝劝他吧,我们赚点钱也不容易,他的手机用了没有多久我就没答应给他换手机。”电话那头是小楠的妈妈,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此时把压力向李志云倾诉出来。

  原来,小楠看到其他孩子用上了新手机,也想换,但没有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

  李志云知道,听障孩子大多不能说话,愈发封闭自己,有心事也不向他人“多说”,只能想办法帮他们把这个心结打开。于是,她用手语和小楠聊天,从生活情况聊到家长里短,耐心告诉他父母的不易......语言不通,心灵相同,小楠慢慢打开了心结。

李志云在课堂上向聋生讲述七步洗手法

  学生们还会遇到朋友交往、恋爱问题,残疾孩子的生活,身心都会有些受限,所以特教老师总是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

  “我们做父母的这辈子连广东都没出过,更不用说坐飞机了,谢谢李老师给孩子这样一个机会……”这是3年前,李志云带着2017级西点班的8名听障孩子登上飞机前往江苏扬州参加全国残疾人排舞大赛前,学生父母传来的电话。

  一直以来,李志云特别乐意带学生出去“见见世面”,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城市,增加阅历。

  在平时的工作中,老师们总会去挖掘一些跟学生专业相适配的企业,带着学生去和面包店的店员进行交流、品尝面包。

中点课程上,点心老师竖起大拇指手势鼓励正在学习包饺子的聋生。

  “学生们会特别感兴趣,回到学校后就会尝试去做他们品尝过的东西,通过拓展他们在职业方面的兴趣,引导他们更专注地做好自己的职业学习。”李志云说,有的学生回到老家后还会创业,创业过程中不仅仅改善了自己的经济状况,还会对当地的乡村作出一些改变。像是电商专业的学生回家做起了农村淘宝电商,也解决了农村最后一公里的产品销售渠道。

  李志云感叹,残疾孩子也一样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啊!

融合教育给残疾孩子带来更多教育选择

  特殊教育这条路,李志云已经走了19年,其中做班主任长达17年。

  “一方面是学生情况不同,另外是备课的内容不同。”她坦言特殊教育和自己了解的教育很不同。

  中医康复技术、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工艺、西餐烹饪……省培英职校开设了11个专业,残疾学生们需要住校3年。

服装基础课上,科任教师手把手帮助聋生画草图

培英的美术课堂,美术老师用手语表达用色明暗关系

  每年招生时,李志云都知道有很多家长期待送孩子来这里上学。但因目前的校区场地限制,只能招收约160名学生。

  好消息传来,广东现在开展融合教育,在全省铺开随班就读,鼓励让残疾、身心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促进彼此的交流。

在今年的新生入学日上,培英的老师用手语向新生解释办理入学的手续

  “普校开放了随班就读的名额,其实是给残疾孩子更多的学习渠道,对于一些重度残疾的孩子,需要在父母的身边,那么如果家门口就有一家能接受残疾孩子的普校,会减轻很多家庭照护方面的负担。融合教育的全面铺开挺好的。”李志云说,就近进入“普通学校”是大部分残疾孩子及其家长的希望,但目前融合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有可以调整的空间。

  她认为,大家期待普校去接受残疾孩子,但普校也有一定的接收苦衷,例如校园无障碍的建设以及校园环境是否能与不同残疾类型的孩子相适配都需要考虑。普校或许能给残疾孩子社交的圈子,但有时候又没办法满足其日常需要。

  其中,听力的障碍或视力的障碍会导致残疾孩子需要花更多时间去获取知识,各方面的接受度相对来说会弱一些,要跟上普校孩子的学习进度就更难了。这样一来,残疾孩子自身会有一定的压力,父母也会对学校有误会。

  同时,残疾孩子在生理、心理上会有一些不同于普通孩子的特点,这可能会让没有接触过特殊教育的普校老师倍感压力。

  令人欣慰的是,广东各地都有了不少特教学校,特殊教育越来越被重视。李志云期待有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特殊教育行列。

  另外,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广东省有171.72万持证残疾人,其中听力残疾15.5万人、言语残疾2.9万人。手语推广也势在必行。“我们也提倡大家积极去学习手语,能够给听障人士创造一个无障碍的沟通环境,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她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