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广东积极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民主的“触角”伸向最基层,党的声音传进千家万户,人民的诉求得到最大程度回应满足。
“信哥,买一瓶水”、“信哥,我来取个快递”……在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威东村,路边的“爱心小卖部”时不时就有街坊来光顾。小小的店铺,既见证了51岁吴腾信的生活变化,又见证了他积极表达诉求,用“大声量”传递群众心声,甚至参与了一部国家立法的诞生。这,只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江海区实践案例中的一个。
问需于民 特殊群体声音传递进法律
“希望能优化农村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出行。”2022年底,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上报了这样一条立法建议。建议的提出者,正是吴腾信。
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身体残疾,吴腾信的出行主要依靠助力代步车。2016年,他所在的工厂倒闭。在村党总支的帮助下,他开了一家“爱心小卖部”,生活逐渐有了起色。
2022年11月,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受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委托,组织调研组走进威东村,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倾听基层群众声音。在“板凳会”上,吴腾信从自身及残疾人朋友的经历出发,向调研组提出,希望能优化农村无障碍设施,方便像他一样的残障人士出行。此后,该建议通过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一路直达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2022年11月,吴腾信在“板凳会”上发言。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作为一名普通人,我提出的建议被采纳,很高兴!以前我觉得立法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我知道,我们普通人也可以参与到立法工作中。”吴腾信感慨,今后自己会继续关注立法工作,通过立法联系点献计献策。
如今,吴腾信闲暇时会驾驶着助力代步车出门兜风,到公园看篮球赛。村里的无障碍通道、厕所扶手、盲人专用道等无障碍设施日益完善,给包括他在内的残障人士带来了许多便利。“过去有一些公共场所,让坐着轮椅的我们只能‘望而却步’,现在无障碍设施条件完善了很多。”村民吴锦辉说,他平时开着轮椅或助力代步车能够很方便地上下班。
汇聚民意 千言万语来自千家万户
如何最大程度地收集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争取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组建的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队伍,同样功不可没。
“坐轮椅的乘客上下公交车比较困难,希望公交车能配置无障碍功能低地板”,“建议天桥安装电梯,方便特殊群体通行”……在江海区江翠社区的榕树下,几位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约上老街坊们,征集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
江翠社区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向街坊们征集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意见建议。
据了解,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了59家立法联系单位,组建了由61名立法联络员、350名信息员构成的立法联系工作队伍。江翠社区就是59家立法联系单位之一。
73岁的退休老党员唐桐训居住在江翠社区,今年是他担任该区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的第9个年头。在社区广场上、榕树下、楼栋间,常常能看到唐桐训奔走的身影。他负责从社区居民处收集立法意见,并汇总提交给基层立法联系点。“很多意见建议都是我一脚一脚、一户一户‘跑’出来的。”唐桐训说,这种方式也会激发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热情。
“大家都很关注这部法律,社区也十分重视我们的意见,希望能为我们老年人,还有残疾人解决问题。”81岁的江翠社区居民罗毓汀说。通过面对面的交流,立法意见义务收集员让立法这件“专业事”变成群众熟悉的“身边事”。
江翠社区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意见征询座谈会。
开门问策 以专业力量提升立法质量
“无障碍设施不仅要有,还要设计得合理,方便残疾人使用。我认为应该对无障碍设施建设增加验收流程。”在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修改意见评审会上,江门市残联相关代表提出建议。
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修改意见评审会。
据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人员曾令昌介绍,围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收集民意后,他们还会积极用好专家顾问的“外脑”力量,组织专家学者、行业代表为立法献计献策。“我们会召开立法意见评审会,邀请一些律师、行业专家参会,将老百姓口语化的‘群言群语’转化为‘法言法语’,提高立法质量。”
据了解,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意见征集期间,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整理归纳出33条意见建议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其中有8条被采纳。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促进社会融合、提高群众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人大代表,我们需要关爱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这是我们的职能,也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作为广东省人大代表,江海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余志坚表示,下一步将积极联动相关部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等群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据了解,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法律草案制定和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全国有5万余名基层残疾人、老年人代表积极参与,提出意见建议。吴腾信等人的故事,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的缩影。一头儿连接着基层人民群众,一头儿连接着国家立法机关,江海基层立法联系点把立法“大门”开到群众“家门口”,充分彰显出中国式民主的独特优势。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