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电 12月3日是第16个“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残疾人日”的主题是“为残疾人提供体面的工作”。记者昨日从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了解到,珠海市目前共有残疾人2.6万左右,有就业能力的有七到八千左右,大多数残疾人有就业愿望,但却因为学历低、自身身体上的一些残疾难就业,有些残疾人参加工作后很难融入健全人的工作群体中,另一方面珠海市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执行力度不强,残疾人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今年安置87名残疾人就业
据《珠江晚报》报道,今年珠海市共安置残疾人就业87人,比去年增加38%。培训残疾人122人,比去年同增长38%,完成全年计划的152%。其中盲人电脑17人,盲人初级按摩师5人,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近80万。“有很多残疾人自己开店创业并没有经过我们这里。”记者了解到,通过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目前有三人。
残疾人也可实现“体面就业”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残疾人就业的一些认识误区,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副主任钱鹏江认为,一定要摆脱残疾人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旧观念,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开发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例如工作环境噪音大或者特别需要专注的岗位可以考虑安排听力障碍人士。”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计划使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解决残疾人就业及培训,由政府建立庇护工场,社会支持,给予残疾人庇护工场专项产品,来确保庇护工厂不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
该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已有几家公司与他们初步达成协议,建立起庇护工场后,他们将提供一些货品给工场生产。这样残疾人就可以在劳动中得到康复。他表示,残疾人就业不是一个个人的问题,它可以帮助一个残疾人心灵的成长,缓解一个家庭的疾苦,说到底是一个社会大家庭对弱势子女不可或缺的关爱。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