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4-23)一份资料显示,珠海市现有2.3万名残疾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3.2%。“九五”以来,全市共安排残疾人就业921人,使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就业率提高到82%。然而,这并不乐观:残疾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就业总的形势仍十分严峻。
残疾人就业难,直接影响到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个人价值实现。在采访的过程中,“得到社会接纳,找到适合岗位”仍是不少残疾人的心愿。
现状 很难被社会所接纳
每一位残疾人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在现实之中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都很难达到。
小胡的学历在残疾人士当中算是较高的一个。虽然成绩优秀,但大学毕业后回到珠海的他,却因为右手右脚不便,而历尽了求职路途中的坎坷。小胡说,在读大学时,就已经从就业方面考虑了——选择了市场上用人需求较大的“室内设计”专业。他原来以为,用人单位有需求,再加上自己有着优异的成绩,找工作是不太难的事情。但是现实中,一切并不如愿:每每到用人单位面试,对方看在他手脚不便时,稍好一点的人还会以“这份工作并不适合你”或“已经招到人了”来推诿,态度恶劣的却直接将门一关,将他拒之门外……
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小胡终于解决了就业问题:在一所学校里当办公室文员,负责处理学生档案及简单的办公室事务。虽然工作与专业不对口,但小胡认为,能融入社会中,并找到工作,已经是很不错了。
相对听障人小骆来说,小胡的工作要比他强得多了。
去年,小骆从广东省一中专学校毕业。凭借着所学的计算机专业,起初在市区找了一份文员工作。但由于小骆是听障,工作中在与同事们交流方面逐渐出现了问题,跟不上办公的节奏,最终被公司辞掉了。后来,在市残联的帮助下,小骆也曾先后到唐家、南屏等稍远的企业单位工作过,后来也因为出现同样情况,最终还是被解雇。小骆的老父说,儿子只是听力不太灵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家人原本不会考虑的清洁、洗碗之类的体力工作,现在也无奈纳入儿子的求职目标了。他还说,就算是在珠海内的郊区或偏远的地方也接受了。
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希望能融入社会,找份工作。依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原因 多方问题造成就业难
残疾人的外表、素质偏低……决定了他们就业竞争中的不利地位,但他们不希望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所以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支持。
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魏骥远,已经从事了多年为残疾人就业服务的工作。她认为目前残疾人就业难的原因并不少。部分单位仅片面地光看残疾人外表给人的印象,而不看他们工作的能力,就将他们拒于门外。也有一些企业主动聘请残疾人士,但他们往往是贪图残疾人队伍稳定,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可以节省开支的原因。另外,各级残联与残疾人就业服务就业机构在扶持残疾人就业的工作上,主要还是依靠一家一户地上门宣传,向各企业单位收取保障金,而出现了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办法不多、渠道不宽的情况。
从珠海市在劳动服务中心历年来登记求职的残疾人情况来看,残疾人本身素质偏低,在社会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据统计表显示,仅是市区的残疾人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1.1%,高中文化的占38%;大专文化的占9.5%;本科及以上文化的仅占1.1%。
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工作覆盖面不广,也是残疾人找工作遇到层层困难的原因之一。
目前市直与香洲区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已经全面开展,斗门区主要覆盖到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部分覆盖较少;而金湾区按比例完成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工作难度不小。从经济类型来看,珠海市实施按比例就业较好的单位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而部分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仍未能很好地纳入进去。而据广州市残联的有关统计,目前广州市各经济类型用人单位中,私营企业和港澳台外商投资招用残疾人用工需求更多,相加后占全市计划招用残疾人单位总数的78%,用工总量占招用人数的73%。所以出现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工作覆盖面不广,也是残疾人找工作遇到层层困难的原因之一。
对于目前残疾人的就业情况,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魏副主任说,不少人认为残疾人会有政府救助,没有就业的需求;而事实上,残疾人虽然是弱者,但也存在着有能力的、丧失劳动能力的……,他们都不希望成为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在就业方面看,他们最需要的就是社会的支持。
对策 完善法制 搭建平台
开展教育培训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为他们搭建就业平台……并尽快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制建设,是他们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去。
市残联有关人士表示,首先,残疾人就业法制建设有待完善。在省的相关办法出台后,珠海市仍未能跟随社会发展的趋势对相关的规定作更新。例如,不同经济类型的用人单位均应列入实施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范围之内,对不安排残疾人就业又拒不缴纳保障金的单位与法人,建立必要的行政执法手段,监督与强制等机制等问题。
其次,开展残疾人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在现时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残疾人自身的生理缺陷已处于弱势,有必要重点对残疾人开展学前、义务以及职业教育,并依照劳动市场的需求,开展各式职业技术培训机构等措施。
再次,建立残疾人劳动市场,提高就业服务。如开展残疾人就业宣传,向社会公众宣传企业用人自主权与按比例就业的关系,录用残疾人的原则和保障金的使用等,以及对残疾人在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的宣传活动。
同时,应采取灵活、多渠道的方式帮助残疾人安置就业。例如策划“献岗位、献爱心”的社会公益活动,各大企业可适当为残疾人开发简单的工艺流程,或在社区为残疾人开发岗位,使得残疾人士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工作。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