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有声进影院,这些人让视障人士“看”上电影

信息来源:南方+ 时间:2023-11-01 字体: [大] [中] [小]

  近日,院线电影《河边的错误》热映,10月28日,无障碍电影欣赏会在广州ICC环贸天地寰映影城举办,也吸引了不少视障人士来影院“看”电影。

  本次无障碍电影欣赏会由广州图书馆、ICC环贸天地寰映影城、星辰社等组织联合主办。为了帮助视障人士顺利观影,在影片开始前,早有义工在地铁口等待着视障读者的到来,在他们的带领下,视障人士陆续进入影厅,顺利入座。

  无

  广州图书馆馆员李芷筠说,本次活动影片由著名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在大多数读者的眼中,余华的小说以描写真实生活,揭露人性善恶为主要特色,正因如此,阅读此类小说具有一定的门槛。

  她表示,通过文学影视化的途径,一方面能够引导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文学艺术化和大众化,从而满足不同文化层次读者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启发读者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的思考,加深读者对原著的理解。

  无

  为了打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馆员蔡东恺在开场前对小说作家余华的写作风格,导演的创作手法和故事背景以及演员的表现评价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讲解了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和特征,方便视障读者更快地进入剧情。

  在观影过程中,与漆黑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台灯下手持麦克风的星辰社口述员们。口述志愿者告诉我们,本次影片的口述稿撰写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剧情的推动更多地依靠人物动作和表情来进行提示,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但要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还需要适当地进行提示,而且还需要注意解说词与空隙时长是否匹配的问题。

  无

  资深志愿者曾海燕告诉我们,许多细节不讲出来,读者就无法顺利理解剧情,但是空隙时长决定了需要提前进入讲解,所以需要在试讲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口述的内容进行取舍和精简。还需要注意前后内容呼应,让视障读者在脑海里能够产生连接,形成自己对于剧情的主观认知。

  观影后,有视障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口述员的讲述下,自己对电影画面建立了画面感。有些观众还为此提前做了功课,认真地听完全场电影,感觉非常满意。

  “口述员的讲解十分到位,让我能够及时跟上电影叙事的节奏,是一次很精彩的观影体验!”观众高先生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