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门性法律,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近日,记者走访佛山老旧小区和地铁交通站台,了解佛山无障碍设施环境建设的现状。
有望解决老旧小区爬楼难问题
在老旧小区,由于没有电梯,特殊群体和老年人上下楼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没装电梯前很辛苦,走出去买菜气喘吁吁,真的很辛苦,后来大家组织装电梯,现在方便很多,对我们老人家来说,早点装电梯比较好。”红棉苑小区居民陈姨介绍,小区建设至今大约有23年楼龄,业主对加装电梯需求越来越大,小区内并非所有楼房都加装了电梯,还有部分正在协调中,“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希望有更多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让我们老人家出入方便。”
记者在小区内看到,每栋楼房最高有七层,加装电梯数量各不相同,有的加装了3条电梯,有的是1条电梯。每个加装的电梯都需要业主出示电子卡,才能打开电梯门,到达相应的楼层。
据统计,该小区内总共有15栋商品房,除了一栋自带电梯外,其余楼房已陆陆续续加装了25条电梯。小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以往加装电梯的经验来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还是存在很多阻碍,比如有的电梯施工方会要求业主100%同意率才愿意施工,而部分低楼层业主因遮光遮阳或“用不上电梯”等原因而拒绝加装,还有的楼房想装电梯,又碍于公共区域位置不够而无法顺利加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公共场所、交通运输设施以及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同时,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或者其他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老年人提供便利。
记者查阅得知,近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佛山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对旧楼加装电梯的申请条件、申请程序等方面均做出了调整,以进一步完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审批管理制度建设。其中最大的变化在于申请条件的变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不仅应当经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目前,该征求意见稿正在公示期中。
无障碍设施让爱无“碍” 无障碍设施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还规定,银行、医院、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民用运输机场航站区、客运站、客运码头、大型景区等的自助公共服务终端设备,应当具备语音、大字、盲文等无障碍功能。
走访佛山地铁站点,记者发现无障碍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无障碍坡道 、专用电梯、盲道和盲文导向牌等无障碍设施配置齐全,还专门建设了无障碍厕所,为残障人士、孕妇、老人等不便者提供贴心服务。“这里有厕所,又有电梯上下,很方便快捷啊,对我们老人家来说很好,感觉到被关怀。”市民区姨对佛山地铁内的无障碍设施赞不绝口。
不过,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无障碍出行需求”需要被看见、被听见、被监督。早在2021年,佛山检察机关针对市区内无障碍设施盲道不规范、不系统管理的问题,开展了一场无障碍设施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行动。在繁华的地铁商圈,盲道被共享单车和电动车随意摆放占用,为此检察机关对行政监督管理职责不到位的情况进行立案审查。随着共享单车电动车划分专门的停放位置,盲道被占用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即将实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明确,对违反本法规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提起公益诉讼,检察公益诉讼将助力无障碍出行环境进一步得到提升。
记者从佛山市残联获悉,拟将联合多个政府部门组建联合巡检小组,邀请残疾人代表共同参与,巩固优化市内无障碍设施建设成果。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546户,方便了残疾人生活与出行。未来五年,要实现低收入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率100%,推动佛山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