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残疾儿童保障工作情况 建议逐步实施残疾儿童15年免费教育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2-11-29 字体: [大] [中] [小]

  11月28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关于残疾儿童保障工作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广东残疾儿童保障工作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2年10月下旬,我省0至17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残疾儿童少年共有11.9万余人。我省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将救助对象范围扩大至持有残疾人证或者具备诊断证明书,具有康复服务适应指征的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在教育方面,2021年,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150所,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残疾儿童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出生缺陷防控管理(技术)中心市县全覆盖

  专题调研组调研发现,广东积极开展儿童残疾预防工作,目前全省均实现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二检合一”,83个县(市、区)和中山市建立了紧邻婚姻登记处的“一站式”婚育健康医学检查场所。

  为提升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实效,目前已建立省级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实现21个市级和122个县级出生缺陷防控管理(技术)中心全覆盖,形成“省指导、市诊断、县筛查”综合防控服务模式。此外,全省建立产前诊断机构64个、地贫筛查实验室1364个、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中心23家、遗传代谢病采血点1280个,还针对新生儿听力疾病问题完善筛查诊治网络,包括筛查中心14家、筛查机构1243家、诊治机构59家。

  围绕加强儿童残疾预防、干预能力建设的实际需求,报告建议,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残疾预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要健全残疾儿童首诊报告制度,建立残疾预防综合信息共享平台。

  在儿童残疾预防、干预科技攻关方面,报告建议,支持各地组建残疾预防及综合干预专家库,推动残疾预防、干预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和推广,并以常态化宣传为基础,结合残疾预防日、世界孤独症日等节点,广泛开展残疾预防、干预宣传教育。此外,为加快产前筛查和诊断优质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报告建议,强化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适当增设街道、自然村等基层服务网点,探索采检分离等工作方式,增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孕前保健和产前筛查服务的可及性。

  7地市扩大康复救助年龄范围

  报告显示,在国家要求的基础上,我省结合实际,把救助对象范围扩大至持有残疾人证或者具备诊断证明书,具有康复服务适应指征的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同时拓宽了救助申请方式,除可在残疾儿童户籍地或居住地申请救助外,还可在康复机构所在地提出救助申请。

  在实践中,一系列具有广东特色的做法逐步推广。目前,我省有条件的地区扩大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和救助内容,其中广州、深圳等7个地级以上市将康复救助年龄范围从0至6岁扩大到0至18岁不等,珠海、汕头等13个地级以上市为残疾儿童提供非全日制康复训练。

  调研组也发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因此建议推动更多有条件的地区合理扩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逐步实现7至17岁残疾儿童少年康复救助全覆盖。同时,要建立康复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适时提升康复救助标准,探索针对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实施分档救助。

  在服务供给方面,报告建议,健全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和残疾人康复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康复服务体系,大力加强社区康复服务和居家康复能力建设,为7至17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康上门”服务,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进一步加大对社会力量举办康复机构的支持力度。

  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

  为保障残疾儿童这一特殊困难群体能够健康成长、实现个人发展,广东残疾儿童教育质量近年来稳步提高。2021年,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150所,在校就读残疾学生约7.2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

  在学前教育阶段,佛山、东莞等地依托优质幼儿园建成了一批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园。同时,我省支持普通高中、普通中等职业学校、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招收残疾考生,全省已有11个地级以上市的大部分县(市、区)实现残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

  但调研中也发现,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有待进一步完善。报告建议,要统筹规划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强化经费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特殊教育办学体系,提升残疾儿童教育保障水平,逐步实施残疾儿童15年免费教育。同时,要建立健全跨部门的残疾儿童招生入学联动机制,落实协同服务和动态跟踪,并切实发挥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规范优化残疾儿童入学评估与转介安置流程。

  另一方面,报告还建议鼓励和支持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支持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建有1所专门的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机构普遍增设学前部或附设幼儿园。同时,推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通过随班就读和特教班等形式扩大招收残疾学生规模,逐步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市及有条件的县(市、区)建有1个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部(班)。

  南方日报记者 姚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