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实验基地成立暨开题大会于3月30日在该校8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出席本次大会的有中国教育部的领导,中国教育学会的专家、学者,广州市残疾人联合会的领导和学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员工。
广州康复实验学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近几年来,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康复模式。随着学校办学质量的快速提升,社会声誉的不断提高,学校也在不断地调整办学思路和方法,寻找并逐步形成更鲜明的办学特色,以更好地顺应脑瘫学生和重度肢体残疾学生的需求,以顺应残障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乃至学校的发展。
办学多年来,学校一直重视生命教育,从教育康复、医疗教育、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四大领域对学生进行全人教育,但还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学校向中国教育学会课题组提出课题申请《脑瘫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并获得审批,同时学校还被授予生命教育研究的实验基地。
颁发聘书
在开题大会上,首先由广州市残联理事会常务理事、纪检组长胡作鸿致欢迎词,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孙成华讲话,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科研项目“创新实践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委员会主任岳德成宣布实验基地成立。接着,孙成华向学校授牌,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创新实践教师教育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冯震教授向课题组成员颁发聘书。广州康复实验学校校长陈云峰介绍学校发展现状与学校教育科研情况,科研课题负责人关云做课题开题报告并宣读课题实施方案。
科研课题负责人副校长关云从选题缘由、课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原则、实施步骤及保障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课题《脑瘫学生生命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的基本情况。最后,冯震教授做了客观而精辟的点评,她指出课题的立意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社会价值,课题的目标能紧扣当前教育的主题目标,课题的内容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和多样性。同时,冯震教授也提出几点建议:课题的实施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文献研究法应该作为课题起初阶段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并且在开题报告中要有体现。还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一定要基于“课程、课堂、课题”,应该在研究的细节上把握好这一点。最后,她祝愿广州康复实验学校课题顺利进行,不断凸显学校的实验性和示范性。
在热烈、诚恳、欢快的气氛中,本次开题报告会顺利结束,而专家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也将为本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本课题的顺利实施指引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广州康复实验学校将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秉着“求真、务实、高效”的宗旨,多学习、多反思、多改进,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发展。
扫一扫,关注广东残联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