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撑起“残健共融”一片蓝天,佛山南海狮山镇启动四大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

信息来源:佛山+、佛山市残联 时间:2023-12-05 字体: [大] [中] [小]

  12月1日,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召开“迈向高质量·点亮全方位”狮山镇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暨狮山镇残健共融就业体系发布会,正式发布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方案,启动针对残障人士、长者、困境未成年人等的四大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项目,政府、热心企业、慈善机构、爱心人士共同撑起“残健共融”的蓝天,展现狮山温情大爱的大镇担当,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发布会现场

  四大体系 激发残疾人就业内生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目前,具有狮山镇户籍的残疾人约5300人,其中约1800人处于就业年龄段。

  如何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不断改善残疾人生活品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现场发布的《狮山镇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是实现上述目标、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

  该方案显示,狮山镇将通过构建残健共融就业能力和需求评估、企业支持、就业保障、社会支持四大体系,精准提供残疾人就业服务。其中,首要的就是通过探索设计多维度、全方位的残疾人就业能力和需求评估体系。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以村居为主要力量,“双百”社工配合,建立残疾人就业需求数据库,然后按需“分层分类”,实现人岗匹配、精准就业。

  社会支持体系,则通过建设残障友好产业园区、成立“残障友好公益联盟”、开展残健共融“创熟”活动等手段,进一步帮扶残疾人就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狮山是产业大镇,产业园区多,根据这一特色,狮山选取有意愿、有条件、有能力的产业园区建设成为示范点,鼓励残疾人以集体、团队的方式参与企业就业,创新残健共融在产业园区内的实践模式。

  授牌现场

  经过前期的征集,部分热心的产业园与单位愿意加入残健共融就业的支持行列中,成为首批狮山镇残障友好产业园与友好单位。活动现场,南海区民政局局长陈的、狮山镇镇长梁觉聪分别为他们授牌。

  “对于残疾人来说,就业的意义更加特殊,不仅能让他们安身立命,更能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狮山镇副镇长李明月表示,希望通过四大体系的建设,授人以渔、智志相扶,激发残疾人就业内生动力,进一步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让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在逆境中追求进步,不断迸发生命的光彩。

  多方合力 为残障人员创造机会实现价值

  一直以来,狮山都不遗余力地推动残障人士就业,除了通过康园中心职业培训,建立爱心企业资源库,开展支持性就业发展,还通过对接南海区残疾人劳动服务中心,为社区残障人士提供职业信息。如罗村社区康园中心通过助残就业实践基地,促进残疾人“抱团就业”;联和社区康园中心、小塘社区康园中心通过手工订单等项目,为残障人士创收;官窑社区康园中心大力发展农耕文化等系列举措,做好残疾群众的“贴心人”。

  活动现场

  “这些手工花束很漂亮,多少钱?”“他们的手真巧,乐安花灯这么复杂的工艺品都能做出来,太棒了!”在活动现场,多个手工创意品、非遗文化产品展示摊位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了解,听到大家的称赞,罗村社区康园中心的学员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事实上,除了康园中心等机构,狮山镇还鼓励企业为残障人士参与社会就业作出新尝试。但残健共融就业,狮山镇还在起步阶段,创造包容的职场环境,推动就业平等意识的培训工作,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残健共融就业的难点。为此,本次活动狮山镇邀请了江苏太仓的中德融创工场总经理贾影为企业分享经验。据介绍,该企业一直在帮助心智障碍人群提供就业机会,从单一到多元,打造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全链条的残疾人培训平台,近年还通过利用高精度的虚实同步技术实现生产场景,同时培训5到6位残疾人,帮助他们学习新的工艺、新的生产方式、新的流程,有效降低不良品率,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经验,为狮山镇企业促进残健共融就业提供了参考,今后都将成为狮山镇残健共融的生动注脚。未来,在狮山镇委、镇政府、社会各界的努力下,狮山镇的残健共融环境会越来越好,为残疾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帮助残疾人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以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四大项目 公共服务高质发展

  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是狮山镇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四大项目之一,发布会上还进行了“繁星计划”项目的启动、仁德商家签约、狮山镇养老服务“双中心”揭牌。

  四大服务项目涵盖残障人士、长者、困境未成年人等群体,打造全方位的“硬核”服务。华南师范大学老师陈香君对“繁星计划”进行点评,指出传统的低保政策是政府发放低保金,保障低保家庭生活的最基本水平,“繁星计划”则形成一个体系,增加了服务,以“物质+服务”的方式进行救助,同时协助他们融入社会,这是务实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一种创新。

  “无论是残健共融,还是政企共融、政社共融,都是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举措,而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实现价值、创造价值。”陈的表示,残健共融未来很坚定的一个方向就是由辅助到支持、由给予到参与、由收益到收获,现阶段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单纯的扶贫助困,而是通过支持,通过打造一个个适合的就业场景,让他们参与,一起创造价值,这才是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我支持残健共融,我参与残健共融,我呼吁残健共融。”现场,全场参与人员一起喊出口号,这是狮山各界为残健共融全力以赴的责任与担当。

  新闻链接:四大公共服务项目

  1.狮山镇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

  狮山镇将打造全域发展残健共融就业支持体系,包括残障人士就业评估机制、残障就业企业支持服务、残障就业社会创新联盟、残障友好产业园区建设示范点等创新内容,同时营造残疾人就业的友好环境、氛围,建立残健融合就业社会支持体系、企业支持和保障体系。

  2.繁星计划

  “繁星计划”,是关于对低保家庭和临界低保家庭未成年人子女、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的帮助计划。该公益项目由南海区民政局指导,以南海区慈善会为平台,众多热心公益的企业、设计师、艺术家等各类团体、个人出资出力为项目提供支持,每募集满10万元就招聘1名社工支持100名困境儿童。

  3.狮山镇仁德商家

  “仁德商家”是狮山镇探索长者就餐服务的模式之一,以政企合作模式建设,通过社区发动辖内餐饮业商家合作,为广大60岁以上长者及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推出优惠就餐服务,对于这些热心公益、关怀长者及弱势群体、参与到这个优惠就餐服务的餐饮业商家则称为“仁德商家”。

  4.狮山镇养老服务“双中心”

  把松岗敬老院和畅享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成为狮山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官窑敬老院建立医养结合中心。在提升原来机构全托服务的基础上,拓展短托、日托、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长者饭堂、安宁疗护、老年大学、辅具租赁等功能,增加综合性、多功能、普惠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居家医养服务圈”,向周边社区、家庭、个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