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高危儿残疾预防工作为高危儿构筑健康成长家园

信息来源:深圳特区报、深圳市残联 时间:2023-11-21 字体: [大] [中] [小]

  “两年多治疗下来,琦琦(化名)已经基本康复了!如今,她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幼儿园,我们做父母的别提有多高兴了......”在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母亲李女士激动地向记者讲述着她心中的感谢。

  今年以来,深圳市罗湖区以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为民办实事、解民忧,持续聚焦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逐一深入调查研究,抓实抓细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建成广东省最大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 打造高危儿的欢乐港湾

  第一次走进位于罗湖翠竹街道社康中心的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不由地会被眼前的景象打动:宽敞明亮的诊室空间、充满童趣的装饰设计、色彩丰富的治疗设施,这里不像其他医疗中心那般严肃安静,更像是一个温馨乐园,在专业医护人员的照护下,孩子们在游乐区欢快地运动玩耍。

  6岁的琦琦是高危儿群体中的一员。母亲李女士告诉记者,琦琦属于孕26+3周超早产,出生时体重仅有0.9kg,急需转院接受进一步专业治疗。来到康复中心后,孩子接受了运动、言语等一系列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康复治疗师张燕娜主要负责琦琦的康复治疗工作,据她介绍,琦琦刚到中心时被发现有颈软、俯卧位不抬头、四肢肌张力高、视听反应不敏感等问题,诊断为“脑瘫高危儿”,目前经过干预治疗,琦琦在运动、认知、语言、社会适应性等发育上已经基本赶上同龄儿水平。

  记者了解到,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到3岁内,具有可能影响身心发育各种高危因素的儿童,他们发生疾病的风险远高于普通儿童,常会伴有运动、语言、社会适应性落后等表现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遗留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疾病。而及时科学的健康随访与早期干预可以有效促进高危儿发育和行为表现,赶上正常儿童发育水平,降低发育障碍的发生风险与残障儿的发生率。

  2022年4月,在高危儿早期康复中心的基础上,广东省最大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在翠竹街道社康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由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组成的40人医疗团队,23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为高危儿提供了运动治疗、言语治疗、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中医康复、心理治疗等共计30余项儿童康复适宜技术。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医学名言用来形容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的工作十分贴切。“由于病情特殊,许多儿童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是终生进行康复治疗,中心成为了这些孩子及其家庭的第二个家,经过长期的陪伴,这里的医护人员也成为了能带给他们温暖鼓励的家人。”罗湖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李丽说。

  拨款支持免费健康监测及康复补贴 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幸福指数

  “近两年来,罗湖区户籍的残疾人数量以平均每年新增600人的速度增长,我们经调研发现,新增残疾人群呈‘一老一小’居多趋势。其中,‘一小’就是指低龄婴幼儿,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高危儿出生后没有得到重视,未及时提前介入诊治而导致出现残疾因素,让不少家庭蒙受打击。”罗湖区残联理事长刘迅说。

  据统计,罗湖区每年新增近1.5万名新生儿,其中高危儿约2000余名,约有5%-10%的高危儿可能存在脑损伤,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高达30%。

  罗湖区整合利用“罗湖医改”成效,打通资源壁垒,以高危儿残疾预防为主抓手,成立包括罗湖区残联和罗湖医院集团负责人在内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团队,制定了《罗湖区残疾高危儿早期康复实施方案》,打造“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一站式残疾预防服务平台,负责组织开展婴幼儿和残疾高危儿的早期筛查、评定与医疗康复救助工作。

  除了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外,罗湖区还通过拨款支持,让辖区儿童都能免费筛查,让家庭都能负担得起治疗费用。目前,罗湖区政府将高危儿管理项目纳入妇幼安康工程,每年拨付专项经费近100万元用于高危儿管理,辖区内所有II、III类高危儿可在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享受免费健康监测服务。发育异常的罗湖区户籍的高危儿通过户籍所在地社区工作站,可申请每年5万元的补贴用于早期干预康复治疗。

  截至2023年10月30日,罗湖区高危儿残疾预防中心已为在辖区内分娩的新生儿免费提供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25090人次,筛查率达99.77%,听力筛查25037人次,初筛率达99.43%,为2735名高危儿提供免费耳聋基因筛查,筛查出阳性患者婴幼儿104人,已全部转介到专科医疗机构进行诊断与早期干预,并取得良好效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