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艺术“小花”争奇斗艳,残疾人作品获佳绩!

信息来源: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 时间:2020-11-18 字体: [大] [中] [小]

  2019年8月7日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9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少儿艺术)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江门演艺中心侨都大剧院举行。

  本次花会,全省共有22个代表队97个节目进行了4天激烈的比赛。三年一届的花会荟萃了全省近年来少儿艺术创作的精品,舞台表演类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门类作品,另美术、书法两类获奖作品在江门市美术馆展出。

  花会期间专门举办了舞蹈、音乐、戏剧曲艺3场专家点评会,由全国知名专家对参赛节目进行点评。

  由省残疾人体育与艺术中心选送的残疾人少儿艺术作品共有11件入围,其中舞蹈类1件、戏剧类1件、美术类9件,在本次花会中获得5银6铜的好成绩。

  舞蹈《薪火》(荣获铜奖)

  演出单位:汕头市听障学校

  作品简介:一把火炬势单而力孤,但星星之火聚到一起,就能燃起光明、照亮黑暗。薪火有尽而不灭的精神,劳动人民与天斗、与地斗,汗水浸润了他们的每一寸肌肤,拼搏的力量支撑他们不畏艰苦,这种奋勇向上、砥砺前行的优秀民族精神就像点点火种一样传承发扬下去,不断创造、传递、再生、燃烧,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激励着后人继续开拓进取,唤醒蕴藏在生命中的无限创造力,点燃着民族振兴的燎原星火。《薪火》的小演员都来自汕头市听障学校,是一群听不到音乐、感受不到节奏的听障孩子。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用自己的理解努力地诠释了先人奋力拼搏的精神,展现出昂扬向上的传承力量。

  哑剧《特别的小午餐》(荣获铜奖)

  演出单位:汕头市听障学校

  作品简介:讲述了一个班长怎样以身作则,带领同学们珍惜粮食,倡导简朴节俭,关爱弱势群体。现在的小孩,普遍都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因为一切来得太容易而不懂珍惜。但社会上还有一些人在为生计发愁,缺衣少食。小品中的老爷爷带着孙女靠捡垃圾为生,班里的同学却还嫌弃午餐的馒头和包子不合胃口,用各种方式糟蹋粮食。当善良的班长把剩下的包子留给小孙女时,她遭到了同学们的误会……

  美术作品《守护者》(荣获银奖)

  参赛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

  作者:严嘉锐

  美术作品《实现互利共赢》(荣获银奖)

  参赛单位:梅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张燕玲

  美术作品《荷以见得》(荣获银奖)

  参赛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

  作者:宋晓婷

  美术作品《盛宴》(荣获银奖)

  参赛单位:汕头市听障学校

  作者:宋泽璇

  美术作品《春去冬来》(荣获银奖)

  参赛单位:广州市康纳学校

  作者:叶柏森

  美术作品《舞狮》(荣获铜奖)

  参赛单位:广州康复实验学校

  作者:黄玥

  美术作品《繁荣发展》(荣获铜奖)

  参赛单位:梅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陈小婷

  美术作品《新农村》(荣获铜奖)

  参赛单位:汕头市听障学校

  作者:黄津津

  美术作品《星空》(荣获铜奖)

  参赛单位:广州康复实验学校

  作者:滕杰

  近年来,省残疾人体育与艺术中心通过建设特殊艺术基地、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建立特殊艺术专家委员会、组织比赛与展演等,打通了残疾人文艺创作、排练、演出渠道,繁荣了全省残疾人文艺创作和生产。接下来,省残疾人体育与艺术中心将继续指导省内各基地做好残疾人文艺作品打磨提升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多向社会展示、发声的机会,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或参与丰富的演出活动,让文艺创作精品惠及更多残疾群众,同时体现残健融合、其乐融融的热烈氛围。

分享: